大衛鮑森-19士師記和路得記(二)      

從士師記我們可以學到:我們可以從人的錯誤學到功課,也可以從人的明智選擇學到功課,而教會也可能像士師記中的情況一樣,陷入群龍無首的情況,並且可能仰賴人做領袖,來解決群龍無首的情況,一心只想跟隨人,這是個要命的錯誤,我們已經有一個王,我們若行祂眼中認為對的事,教會明天就會合一。從路得記我們可以學到:我們都是路得,是外邦人,但我們來到上帝的百姓中間,成為君王的直系子孫,屬於上帝的王室家族,凡在基督裡的就是王室成員。反過來說,路得就是我們,波阿斯就是我們的耶穌,我們跟他結婚就進入了上帝百姓的家族,我們是新娘,祂是新郎,整本聖經是個愛情故事,結局是一場婚禮,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。路得和波阿斯的愛情故事,正是基督和祂的外邦新娘(也就是我們)的最佳寫照,沒有什麼愛情故事比得上聖經中的愛情。

大衛鮑森-08士師記和路得記(二)
之前我們是從人的角度來看士師記這卷書,現在我們要從上帝的角度來看,其實在士師記中,上帝的同在很明顯,雖然他們處在惡性循環中不斷走下坡,我們看到聖經說上帝沒有把他們眼前的人全部趕走,聖經說上帝差敵人來攻擊他們,說上帝聽到他們的禱告,又說上帝差人來挽救他們的情況,所以上帝一直在介入,祂實在是很有耐性,雖然以色列人不斷惡性循環,上帝仍然與他們同在,這一切其實都在上帝的掌握之中,上帝一直在掌握他們的情況,我們需要記住聖經中的上帝,除了會救人脫離罪惡,心會把人交給罪惡,所以我們才會天天用主禱文禱告說,求主不叫我們遇見試探,上帝可以把祂的兒女交給罪惡,也可以救他們脫離罪惡,所以求主不叫我們遇見試探,救我們脫離兇惡。你可以這樣禱告,因為上帝可以行這兩件事,聖靈的大能可以醫治病人,也可以使人生病,可以使瞎子看見,也可以使明眼人變成瞎眼,就像使徒傳中那個居比路的省長,上帝的大能可以使死人復活,也可以殺死亞拿尼亞和撒非喇,我們必須記住上帝能夠救人脫離罪惡,也能夠把人交給罪惡,教會在管教會友的時候,可以救他們脫離撒但,但是也可以把他們交給撒但,這兩種情況都可能會發生。亞摩利人也是神的用具,其實阿摩司書九章說;上帝從埃及帶出猶太人時,也從克里特帶出了非利士人,祂帶領這兩群人到同一塊土地,上帝挑選非利士人來懲罰悖逆的以色列人,所以上帝從克里特帶出非利士人,也從埃及帶出猶太人來到同一塊土地,在以色列人悖逆的時候,上帝就用非利士人來懲罰他們,所以非利士人才會常常出現。
 
各位!我們還沒有走出循環,進入直線的生命,這是為什麼呢?第一個原因是,教會裡第二代的會友,這也是教會要學習的功課,第二代的會友通常要比第一代的會友軟弱,父母真心悔改信主,子女在教會長大,但是信仰不如父母火熱,每個教會都會有第二代會友的問題,第三、第四代也是一樣,只是傳承上一代的信仰而已,這裡說新的一代不認識上帝,也不知道上帝過去的作為,這是士師記的一個問題,就是第二代會友。所以這一代的以色列人才會行自己認為對的事,成了無法無天的一代,他們不記得上帝是誰,不記得祂的拯救,他們對自己蒙拯救毫不感恩,第二個原因是第二代領袖,每次領袖一死,情況就惡化,基旬和參孫死亡以後,分別出現了段領導空窗期,百姓又再度惹禍,別的國家都有朝代,所以不斷地有接班人,他們有王室家族,但是以色列沒有,當時以色列沒有王,士師記從頭到尾都是這樣,基甸帶領百姓脫離米旬人的壓迫的時候,他們對基甸說:基甸,我們要你做王,要你的兒子做接班人,你可不可以開創一個朝代,好讓我們一直有領導人?基甸很有智慧,他說:你們已經有一個王了,耶和華就是你們的王,你們的問題出在不把上帝當做你們的王,所以他拒絕作王,但是亞比米勒呢?我忘了講他,亞比米勒想要作王,他為了作王,殺掉自己的兄弟要搶王位,但是其中的一個兄弟逃過了一劫,最後的結局很慘,當亞比米勒圍攻一座城的時候,有個婦人把一塊磨石砸在他頭上,他當場被砸得頭破血流,但是還沒有死,所以他就趕快叫一個人用劍刺死他,免得別人說他死在一個婦人的手裡,所以亞比米勒也想要作王。
 
士師記一直在說以色列沒有王,以色列沒有王,其實他們有一個王,但這個王肉眼看不見,祂在天上,而這些第二代的百姓他們想要一個看得見的王。士師記就結束在這裡。
 
上帝將會給他們一個王,路得記這卷短書告訴我們這個王將從哪裡來,士師記「沒有王」的主題,在路得記這卷書看到了結局,這兩卷書其實是一卷,現在我們來看路得記,這是完全不同的一個場景,是同一時期,但是情況大不相同,北邊從但支派到便雅憫支派的情況很可怕,但是南方的氣氛截然不同,這是伯利恆的照片,是從下方的牧羊場拍攝的,這是那個地區常常見得到的玉米田。
 
路得記這卷書讀起來很像古典愛情小說,你覺得對不對?有愛情故事,寫愛情小說的作者有可能寫出這種作品,很像女性雜誌中會有的故事很美的一個故事。讀了士師記中那個妾被分屍的故事,然後再來讀路得記,真覺得有耳目一新,路得記的氣氛截然不同,但是要記住,便雅憫支派和伯利恆只不過相隔兩哩,我們只不過移到兩哩外的地點,感覺卻相差了百萬哩,整個情況就是這樣截然不同。
 
好,路得記和士師記的第一個不同點是,路得記中的人物少多了,只講到一個家族,提到的地方少多了,涵蓋的年代也少多了,然而路得記卻是士師記的答案。
 
我們現在來看路得記的大綱,就是各位看得到的這張圖表,路得記有四章,非常容易分段,頭兩章講到兩個婦人形影不離,後兩章講到兩個有地位的男人,角色是一個婆婆,一個媳婦,一個近親和一個君王,這齣劇的主角就是上面說的這兩男兩女,我們現在先來看看這個故事的內容:第一章、喪夫喪子的婆婆,有一個母親叫拿俄米,當時猶大地發生了饑荒,糧食短缺,他們早就該從歷史學到教訓,上帝的子民每一次到外地找糧食,都會遭遇災禍,亞伯拉罕當年遇到饑荒,到埃及尋糧的時候遭遇災禍,以撒也是一樣,約瑟的兄弟也是一樣,都是去外地尋糧時遭遇了災禍。拿俄米和她的丈夫決定去摩押,過約但河到東岸去,去死海的另外一邊的摩押山地,因為他們聽說那個地方有糧食,他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,就是帶了兩個兒子一起去,這兩個兒子後來都娶了摩押女子,也就是上帝百姓以外的人,情況雪上加霜,拿俄米的丈夫不幸死了,接著兩個兒子也死了,留下了他們三個孤苦無依的寡婦,當時的寡婦生活是非常艱苦的,他們沒有什麼退休金,或是救濟金可以領,寡婦的生活非常可憐,這全是因為踏出錯誤的一步,倚靠人而沒有倚靠上帝,他們尋求人的解決之道,可是卻沒有向上帝求助,否則上帝會告訴他們,饑荒只是對猶太人的一個懲罰,只要回轉歸向祂,就會再度有糧,但是他們不等上帝回答,就去行動,拿俄米成了一個心中苦毒的人,「拿俄米」這個名字其實是指歡樂,但是他回鄉以後,親友幾乎都認不出她來,幾乎都認得她了,她說:叫我瑪拉,別再叫我拿俄米,拿俄米意思是歡樂,瑪拉的意思是苦毒,她回來的時候是個苦毒的人。
 
當她要離開摩押的時候,她的兩個媳婦想跟她一起走,她說;別跟我走,你們在猶大地找不到丈夫,因為他們不娶外邦女子,你們最好留在這個地方,這樣比較有機會再嫁出去,其中的一個媳婦俄珥巴同意,就回到摩押地去,她的名字從此在聖經上消失,在上帝的計劃中不再有分,那是她的選擇,從人的角度來看,這是個很好的忠告,但她做了這個選擇,從此沒有再出現,路得也做了一個選擇,結果她讓自己的名字留芳百世,她成了主耶穌基督的祖先,人的選擇真是重要,一個選擇可以改變一切。
 
所以各位!我們的選擇反映出我們的品格,路得在那個當下做出正確的選擇,她本來就是一個討喜的角色,但重點是她所做的選擇,她的選擇把她帶進上帝的計劃,她成了上帝所計劃的君王族譜的部份,不是進入循環,而是進入一條線,很不可思議,她的名字出現在馬太福音耶穌的族譜中,但她是個外邦人,又是個女人,猶太人的族譜通常不放女人的名字,更別說是外邦人了,但路得的名字就在族譜上,光是一個決定就讓她得以進入那條族譜。各位,雖然拿俄米建議她的兩媳婦留下來,但是路得卻執意跟她走。
 
第二章描述一個媳婦的忠貞,她兼具了內在美和外在美,很有意思,以色列的族長很懂得欣賞女人的美貌,彼得前書三章談到亞伯拉罕和撒拉,另外還有利百加,他們喜歡妻子兼具外在美和內在美。事實上彼得還談到了箇中的秘訣,我有點離題了,不過我想在座的姐妹大概有興趣知道,彼得談到女人兼具內在美和外在美的秘訣,關鍵就在品格。彼得鼓勵基督徒妻子要兼具內在美和外在美,彼得說因為這樣妻子才能夠帶領他們不信主的丈夫信主,彼得說以色列族長的妻子都是這樣的,像路得就是兼具內在美和外在美。我所見過最美的女人是一位84歲的老太太,她臉上的皺紋真的多得不得了,我問她哈里斯小姐,有沒有人告訴過你說,你的臉很美?她很優雅地回答說:不只你一個人這樣跟我說,接著她說:我年輕的時候,長得委醜,很平凡,沒有人要跟我約會,跟我結婚,也沒有一個人要請我去跳舞,但是我27歲的時候,愛上了耶穌,她眼中閃著亮光說:你愛誰就會像誰,不是嗎?說得真好,她真是一個很美的女士,外在美是內在美的顯現。
 
路得深具內在美,她很謙卑,但她也很有勇氣,這一點很吸引男人,還有她很忠誠,有一顆服侍的心,但她並不消極不會有副可憐相,她具備了很多美德,但是最重要的是,她作出了對的選擇,她不但選擇跟拿俄米走,也選擇了拿俄米的同胞,並且選擇拿俄米的上帝。她不只是跟隨拿俄米而已,她說:我已經想清楚了,我要做你們的同胞,我要信奉你們的神,很明智的決定,所以她真實地經歷到上帝。雖然她也見過上帝懲罰祂的百姓,這實在很特別,她對拿俄米說了四次「我願意」,簡直就像婚禮上的誓詞一樣,她對拿俄米說了四次「我願意」,我願意你的神做我的神,我願意跟你走。忠貞是上帝非常看重的一個特質,非常寶貴。在希伯來文中,忠貞和愛幾乎是同一個字,在上帝心目中愛一定是忠貞的,盟約的愛,經得起風浪、貧富的考驗,境遇如何都不動搖,沒有忠貞的愛不是真愛,這一點真的很重要,上帝非常看重忠貞。聖經說;路得在上帝眼前蒙恩,她在上帝眼前蒙恩,「蒙恩」就是「得喜愛」,她成了上帝所喜愛的人,能夠得喜愛比得財富要好十倍,得上帝的喜愛和得財富這兩個你要選哪一個呢?
 
我帶來我的家族徽章給各位看,我的姓「鮑森」意思是孔雀之子,這個姓在字義上就是孔雀之子,我不曉得這對我有什麼含意,我是在波蘭知道這件事,他們把我姓唸成「派信」,他們說派」這個字PAW在波蘭文是指孔雀,我查古英文字典發現也是一樣,所以我是孔雀之子,但重點不在是這個,最令我興奮的是,我發現我們家族的座右銘是Ferventi deo 蒙上帝喜愛,你希望家族徽章上寫什麼?是財富還是蒙上帝喜愛?蒙上帝喜愛遠勝過世上一切財富,上帝喜愛路得,她蒙上帝喜愛,因為她忠心,因為她做對選擇,所以伯利恆的人都在談論她,聖經路得記上說:上帝不斷地向路得施恩,這個描述實在很美,上帝不斷向這個女子施恩,所以大家都在談論她,從這裡帶出這卷書的下半部:兩個有地位的男人,首先我要解釋一下,希伯來的律法,波阿斯是個有地位的人,而且他為人慷慨,他看路得忠心,所以就奬賞她,他吩咐所有的收割工人說,要多留一些麥穗給那個來拾取的摩押女子,波阿斯他施恩惠給路得。
 
路得記當中有兩個習俗是我們所不熟悉的,所以我在這裡要跟各位解釋一下,第一個是寡婦要嫁給亡夫的兄弟,記不記得我之前說過,禧年的時候,所有的土地都要歸還給最初擁有的家族,但是如果那個家族沒有子孫,那就出問題了,因為那個家族必須要有人存活,才能夠在禧年的時候要回土地,所以這條希伯來律法規定,如果寡婦沒有兒子可以拿回原本屬於自家的土地,那麼她死去的丈夫的兄弟就必須要娶她,而且給她一個兒子,目的就是要保住家族的土地,我們會覺得這種律法很奇怪,因為這律法並不適合我們社會今天的情況,所以寡婦路得沒有丈夫也沒有兒子,因此有幾個親戚就有義務必須要娶她,好為她死去的丈夫留下後代,目的是在禧年時繼承原先擁有的土地,了解嗎?這是律法的規定,是他們的一個習俗。撒都該人問耶穌一個蠢問題就是跟這條律法有關,記不記得那個問題?他們問說:有個婦人死了七個丈夫,雖然機率很小,但就是發生了。總之這個問題是一個陷阱,因為撒都該人不相信人死後有永生,所以他們才那麼難過,你看他們心中沒有一點盼望,對吧?他們問耶穌這個蠢問題,耶穌說:你們錯了,因為你們不明白聖經,也不曉得上帝的大能。
 
另外,還有一個我們不熟悉的社會習俗,在當時的那個社會,女人是不能夠向男人求婚的,連在情人節也不行,因為那個時候他們根本就沒有情人節,女人不能向男人求婚,但是女人可以向男方表示,想嫁給他的心意,有幾種表示心意的方式,一個是為男方暖腳,這個方法不錯,對吧!已婚的人都知道晚上睡覺的時候,如果有人可以暖腳真的很舒服,連聖經都寫了這麼一段話,傳道書上說:一人獨睡怎能暖和呢?聖經講的事情都很實際,不是嗎?我們看到聖經說:路得去躺在波阿斯的腳旁,用衣服蓋住他的腳,這是在表示她願意嫁給他,當時的習俗容許這種做法,她不能夠求婚,但是可以暗示,這是一個很強烈的暗示。所以波阿斯娶路得就是根據這兩個習俗來的。當時的習俗就是這樣子的,波阿斯對路得的心意,感到受寵受驚,想不到路得竟然會看中他,畢竟他並不是路得最年長的近親,也不是最年輕的,他的年紀比路得大得多,他很開心路得選了他,而不是選他的弟弟。不過按理說應該是由他哥哥來盡娶這個義務,所以他說:只要我哥哥同意,我很樂意娶你,於是他們去找城門口的審判官來解決這件事,哥哥說:你可以娶她,然後就把涼鞋脫下來給波阿斯,等於給了他一個憑證一樣,這是代表他的承諾就像簽名或蓋章一樣,這件事就這樣圓滿的解決了。
 
但這件事跟上帝有什麼關係呢?從表面上看起來這是一個很美的愛情故事,是在鄉間發生的一個很美的愛情故事,但是背後其實是上帝在主宰,上帝在做什麼呢?其實上帝祂是在為以色列預備一條君王的血脈,那是祂的用意。路得正確地選擇了上帝,因此上帝也就選擇了她,讓她成為這條君王血脈的一部份,聖經還有一卷書叫以斯帖記,這也是一個愛情故事,這卷書甚至沒有提到上帝,但路得記中常常提到上帝,不過都是別人提到的,而且幾乎每次提到都是在求主賜福給路得。拿俄米說:願主賜福給你,因為你陪伴我;波阿斯說:願主賜福給你,因為你選我,不是選我兄弟,大家都對路得說:願主賜福給你!願主賜福給你!願主賜福給你!這都是他們的真心話。他們用的是上帝的名字「雅威」,英譯本的舊約聖經每次出現全部大寫的LORD,在希伯來原文就是「雅威」(Yahweh),這個名字對我們來說感覺很陌生,所以英譯本大多譯成全部大寫的LORD,小寫的Lord在希伯來原文是另外一個字 Adonai,意思是「主」,全部十寫的LORD則是上帝的名字,上帝有一個名字,幾年前我有一次禱告說:主啊!我很想稱呼你的名字,可是我不喜歡雅威這個名字,叫起來感覺很陌生,可不可以給我一個意思相同的英文名字,讓我叫起來感覺很親切,當時我心中馬上浮現一個字「always永遠」,我立刻覺得很適合,雅威就是存在的意思,我心想:主啊!你的名字就叫做「永遠」,但這只是你名字的一部份,你永遠是我的供應者,永遠是我的幫助,永遠是我的醫治者,永遠…,你永遠存在。
 
在耶穌的250個名稱中,我最喜歡的一個名字就是「是」,祂對每一個應許也都是「是」,很有意思,上帝叫「永遠」,祂的兒子叫「是」,沒有什麼信仰比這個還要正面,他們用上帝的名字來祝福路得:「願祂永遠賜福給你」,願祂永遠安慰你,願祂永遠恩待你。他們不斷祝福她,所以路得進入一個重要的族譜,進入了君王的血脈,因為波阿斯是猶大的直系後代,猶大是雅各十二個兒子中的一個,猶大這名字意思是讚美,希伯來文的發音就是猶大,波阿斯是猶大的直系後代,這表示他是他瑪的直系後代。各位!你們記不記得他瑪被公公亂倫強暴,從這些可以看出,上帝能夠使用最糟的情況,還有最糟的人來帶出耶穌,只要他們做出最的選擇。雅各臨終之前給猶大一段預言,我不知道英文為什麼把這些名字的發音改掉,雅各預言說:圭必不離猶大,圭必不離猶大,杖必不離他兩腳之間,直等屬他的那位來到,很特別的一個應許,當時根本想也沒想到將來會有一個君王,但是雅各卻預言將來會有一位君王,出於猶大的後代,而伯利恆、以法他,伯利恆的希伯來原文意思是糧屋,這糧屋坐落在玉米田的中間,伯利恆將成為首都,你們記不記得彌迦的預言:猶大的伯利恆啊!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,將來必大一位從你那裡出來,這些全都相關,很奇妙吧!路得記還透露了一個很特別的訊息,猶大支派進入應許之地以後,就攻下了一座名叫耶路撒冷的城,這城位置在便雅憫支派和猶大支派的交界處,猶大支派攻下了耶路撒冷,送給便雅憫支派,便雅憫支派後來卻失去這城,這是路得記所透露的訊息,這裡將有大事發生,君王的族譜中,即將出現伯利恆的大衛,這幅圖畫裡也出現一座耶路撒冷城,大衛後來會攻下這城,做為他的國都,讓耶路撒冷從此聲名大噪,這些線索全都交織在一起,為的是來達成一個目的,猶大當初應該留下耶路撒冷才對,但他們送給了便雅憫支派,便雅憫支派又失去那城,如今它再度變成外邦人的城市,很悲哀的一個故事,我們漸漸可以了解整個情況,你知道波阿斯的祖母是誰嗎?她也不是猶太人,她是一個外邦人,她是喇合,耶利哥城的妓女,這個族譜很複雜,不是嗎?他瑪被公公強暴,喇合是妓女,路得是摩押人,然而她們卻都是主耶穌基督的直系祖先,是不是很不可思議?
 
剛剛休息的時候,有人說:我還沒有講到士師記的作者和寫作目的,前面說過士師記和路得記原本是同一卷書,現在來看兩者之間的關聯,作者是誰?寫作目的是什麼?各位請聽我說,聖經每一卷書的最後通常會透露出寫那卷書的目的,從「那時以色列沒有王」這句話可以看出,士師記和路得記的寫作年代還沒有王,了解嗎?如果你說那時以色列沒有王,就表示你現在的講話對象已經有了王,對嗎?另外,還有一個明顯的線索,路得記最後指出大衛的君王族譜,說「耶西生大衛」,但沒有說耶西生大衛王,這很不尋常,不是嗎?這裡提到大衛,但他還沒有作王,所以我們可以看出這卷書是什麼時候寫的,寫作的當時一定是掃羅作王,到目前為止,聽得懂嗎?這卷書一定是以色列第一個王掃羅作王的時候寫的,掃羅是人選出來的王,他們選他是因為他的個子很高,而且相貌堂堂,他們是根據外表選他,這是大錯特錯,如果我們知道這卷書是什麼時候寫的,就會曉得是誰寫的?如果你讀聖經撒母耳記上,撒母耳講話的部份,會發現和士師記、路得記的語氣一模一樣,撒母耳喜歡用這種方式、摘要記錄他們的歷史,撒母耳記有一篇信息根本就一模一樣,幾乎就像是士師記的濃縮版,所以這是誰寫的?是撒母耳寫的。
 
先知撒母耳寫了士師記和路得記,原本是同一卷書,當時是掃羅作王,掃羅是來自哪個支派?便雅憫支派,你知道整卷書的信息是什麼?便雅憫支派壞透了,要把盼望放在伯利恆,所以寫這些是為了預備百姓,把盼望從掃羅移到大衛身上,因為撒母耳已經暗中膏抺了大衛,知道下一個王是大衛,我該如何預備百姓接受大衛將要作王,而不是由掃羅的後代作王?這實在可以說是一篇文字宣傳的佳作,他說:你們看便雅憫支派骨子裡有多壞,他們真是壞透了,看看他們做了什麼?真是壞透了,再看看伯利恆這些人多好,看看這個家族多好。了解嗎?這真是一篇佳作。我相信先知撒母耳寫這兩卷書是要改變百姓的想法。把盼望從便雅憫支派轉移到猶大支派,預備他們來接受大衛,撒母耳到最後才提到他,而且只提到名字而已,「耶西生大衛」,但撒母耳已經知道大衛是上帝指定的王,整個情況將徹底改變,這是我的推論,但是我相信這個推論有很好的根據,尤其是耶路撒冷城在便雅憫支派手中失去,這是猶大支派之前攻佔的城池,將來大衛作王時,猶大支派會再度拿回這座城。換句話說,上帝是做長期計劃,我們會在大衛的子孫耶穌身上看見上帝進一步的計劃,伯利恆、以法他,祂將生於伯利恆,這個故事你們都很清楚,祂的出生地完全正確,耶穌自己也稱耶路撒冷為大君的京城。
 
最後,我要談基督徒可以怎樣應用師記和路得記?如果全部的聖經都能夠給我們得救的智慧,而且我們查考聖經是因為給基督作見證的就是這經,那麼從士師記和路得記可以學到什麼呢?我們先來看士師記,基督徒可以從士師記的人物學到很多功課,得到很多啟示。羅伯麥斯威爾爵士做了一件很諷刺的事,他曾經租下牛津附近的海丁頓宅邸,那棟宅邸內的樓梯上方有一片彩繪玻璃,畫的是參孫推倒殿中的柱子和大家同歸於盡,後來羅伯麥斯威爾在法國為他的妻子蓋了一座城堡,他訂做了一模一樣的彩繪玻璃放在那座城堡中,唯一不同的是畫中人卻是羅伯麥斯爾他自己,這個人最後也是自殺,和大家同歸於盡,真是悲哀到了極點。然而前人所犯的錯誤,我們可以不必再犯,前人所作的明智選擇,我們可以效法,基督徒可以從基甸、參孫,耶弗他、巴拉等人的身上學到很多功課,希伯來書十一章說,這些人都是我們的見證人,他們現在都在看我們的表現,看我們怎樣賽跑,他們是我們的見證人,我們需要記得他們,教會也很需要讀士師記,因為教會也可能陷入同樣的群龍無首的情況,並且可能仰賴人做領袖來解決群龍無首的情況,一心只想跟隨人,這是個要命的錯誤,我們已經有一個王,我們若行祂眼中對的事,教會明天就會合一,但我們可能會失去追隨衛斯理,追隨路德、追隨加爾文等人,忙著追隨人,而不是行上帝眼中認為對的事,上帝過去怎樣,今天也是怎樣。
 
從路得記我們可以學到什麼?我們都是路得,我是個外邦人,但我來到上帝的百姓中間,成為君王的直系子孫,成為屬於上帝的王室家族,因為你在基督裡就是王室成員,你是王子是公主,你要抬頭挺胸,像個王室成員,你是君王的直系子孫,你以前是外邦人,不是以色列的國民,你是個局外人, 但上帝帶我們進入這條君王族譜, 不是在耶穌降臨之前而是之後,路得就是我們,波阿斯就是我們的耶穌,我們跟他結婚,就進入了上帝百姓的家族,我們是新娘,耶穌是新郎,整本聖經是個愛情故事,結局是一場婚禮,從此他們過著幸福快樂的生活,整本聖經是個愛情故事,路得和波阿斯的愛情故事,正是基督和祂的外邦新娘,也就是我們的最佳寫照,是不是很令人興奮?
 
各位!每個主日都是情人節,但是沒有什麼愛情故事比得上聖經中的愛情,差得遠呢!聖經從頭到尾都是愛情故事,讀士師記和路得記的將會獲益無窮。
 
士師記和路得記,我們就講到這裡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