彌迦非常關切三個常見的問題:拜偶像、淫亂和不公,但最令他痛心的是不公,他無法忍受上帝的子民竟然互相欺負,富人欺負窮人,有權力的人欺負弱勢者,孤兒寡婦因為付不起房租被掃地出門。唯有出身貧窮的人才能體會這種痛苦,彌迦就是這樣的出身,他不斷為社會的不公吶喊,罪惡從北方散播到南方,從城市散播到鄉下,這就是當時的背景。彌迦書有清楚的架構,可以分成三部分:一到三章在講罪惡與懲罰,上帝要懲罰他們的罪行;四到五章有很大的轉變,在講平安與保障,這是在看未來的情況;六到七章則是在講上帝的公義和憐憫。
彌迦書屬於舊約聖經十二卷小先知書當中的一卷,以賽亞書,耶利米書,以西結書和但以理書則是大先知書。彌迦書的信息令人難忘,其中有幾句經文常常被人引用,其中有一段經文和以賽亞書的一段經文雷同,彌迦書四章和以賽亞書二章一模一樣,他們兩個是同時代的人,都講到將刀打成犁頭,把槍打成鐮刀,這國不舉刀攻擊那國,他們也不再學習戰事,末後的日子,耶和華的山必堅立,萬民都要流歸這山,兩段經文一模一樣,那麼是誰抄誰呢?是彌迦抄以賽亞,還是以賽亞抄彌迦?是兩個人抄自同一個人?還是聖靈給兩人一模一樣的話?這我不知道。但他們兩個人是同一個時代,是在講同一個情況,所以誰抄誰並不重要,上帝顯然是要百姓聽到這些話,因為兩個先知是在同一個時間,在同一個地方,給了同一個信息。
有一段經文是聖誕節聚會中一定會讀的,
伯利恆、以法他啊,你在猶大諸城中為小,將來必有一位掌權者從你那裡出來,這是在預言伯利恆的奇事,是耶穌降生前七百年發的預言,很不可思議吧!而且是因為當時要報名上稅,這個預言才得以應驗。所以如果你反對納稅,就要就住,多虧當年亞古士督下令徵稅,才使伯利恆的這個預言應驗,因為約瑟和馬利亞為了納稅,遠從拿撒勒來到伯利恆。
再來這節是彌迦書最常被引用的經文,我非常喜歡這節經文,含義簡單而深遠。
世人哪!耶和華已指示你何為善,祂向你所要的是什麼呢,只要你行公義,好憐憫,諀卑地與你的上帝同行。上帝只要求你做到這個,實在很美,不是嗎?行公義,好憐憫,謙卑地與你的上帝同行,很棒的一句話!最後還有一句話,成為好幾首聖詩的歌詞,
上帝啊,有何神像你,赦免罪孽,這幾句經文很感動人心,但常常被斷章取義,這些章節的編號實在很糟糕,因為從上文來看,含意會完全不一樣。經文不是只看上下幾句就可以,還要從整卷書來看,從當時的時空來看,因為歷史和地理是聖經很重要的部分,上帝說話經常是針對某一個時間和地點。所以聖經有很多歷史和地理,和其他宗教的經書很不一樣。你讀可蘭經或者印度教經書,會發現都是記載想法和話語;但是聖經當中有很多歷史和地理,因為上帝是在不同的時空,將祂全部的啟示一一揭開。讀彌迦書的時候要注意這一點。
我們來看看地點是在哪裡?把應許之地從中間橫切成東西兩半的話,會發現結果非常的有意思。應許之地是一條猍長的土地,一邊是地中海,一邊是阿拉伯沙漠,所以這是一條走廊,從歐洲、亞洲和非洲來的人都必須經過這裡,但通常是經過海岸。有一條路叫「沿海的路」,全世界的人都得經過那條路,那是當時的交通要道。其實全世界的十字路口,就在那裡的北邊而已,從歐洲到阿拉伯的路和從亞洲到非洲的路,就在米吉多交叉;從歐洲到阿拉伯的路和從亞洲到非洲的路,交叉點就在米吉多。米吉多山的希伯來文是啥米吉多頓,那裡是全世界的十字路口,全世界的商旅都得經過這裡。有一個小山村可以俯瞰這個十字路口,就是拿撒勒,所以,以色列的北邊才會叫做外邦人的加利利,因為世界各地的人都會經過那裡,南方的山上則完全是猶太人的地方,沒有外面的人會經過。耶路撒冷就孤立在群山中間,所以各地的人都會經過北方那個十字路口,那裡就像是國際機場的大廳,你可以看到世界各地的人經過,所以稅吏都是住在北方。
現在,我們來看南半部。從耶路撒冷的水平面切開,會變成這樣一張剖面圖(05:49)那邊是地中海,這邊是死海,你看死海比地中海低很多,以色列人正打算從這裡挖一條水道,把水引到死海,再流出去。這兩這海把這條走廊來在中間,這塊地可以分成三個部分,這裡是平地,平坦的希伯來文是沙崙,所以這裡才會叫作沙崙平原,女人取這個名字聽起來很美,可惜這個名字意思是平坦,所以這片平地是沙崙平原,邊緣有沙丘,台拉維夫就蓋在沙地上。再來是沿海的路,從沙丘一直通到平地的硬土。再來是低丘部分,像是一千呎高的平台,很低的山丘,希伯來文稱作示非拉,就是低丘,類似台地。再來是猶大的兩座山,比低丘高多了。
耶路撒冷並不是在山頂,而是在一個凹陷的地方,被群山圍繞。異教徒常把祭壇築在山頂,在那裡膜拜星星;但是上帝要祂的聖殿建在山上,好叫百姓在敬拜時,可以看見高山和星星,在那裡敬拜造天地的神。所以他們一定要被群山圍繞,很多詩篇都提到耶路撒冷被群山圍繞,有人說耶路撒冷好像碟子上的夜明燈,座落在一個凹陷處,被群山圍繞。
再來就是一塊陡峭的荒地,就是猶大曠野,這裡都不下雨,因為雨是從那個方向來的,不會降在這裡。所以猶大地這邊是一塊不毛的沙漠地區,其實從耶路撒冷走到猶大曠野只要十分鐘,並不遠。當初耶穌在曠野受試探就是在這裡的山下,下面這裡是耶利哥,重點在於以賽亞和彌迦是同時代的人物,他們在同一段時間傳道,但以賽亞生在王宮,他是國王的表親,所以他有達官顯要的地位,他是一個政治家,可以向王提出諫言。彌迦則是住在示非拉這裡,這裡像是一個一千呎高的台地,往上看是耶路撒冷,往下看是迦薩走廊。非利士住在平原這裡,迦特就在平原內側,所以猶太人和敵人常常會在這裡起衝突,所有的敵人都會來到這裡,想要攻擊耶路撒冷就必須要經過示非拉這片台地。參孫就住在示非拉,所以他常常跟平原地區的非利士人起衝突,所以這有點像是一個戰場,一邊是平原上的國際要道,另一邊在山上,是個傳統的猶太人地區,了解嗎?而且這個地區十分貧窮,財富都集中在首都這裡,所以先知以賽亞是出身於富裕的上流社會,彌迦則是一個簡樸的鄉下人,他關心平凡人,尤其是窮人,所以他很注意社會不公的情形,他很注意弱勢者和窮人遭到剝削的情況。以賽亞比較不會注意到這個,他的背景很不一樣。兩個人的背景截然不同,有互補的作用,不過他們的信息卻常常是一樣的,同時同地向同樣的人傳道,但是兩個人的角度很不一樣,一個是簡樸的鄉下人,另外一個則是王宮中的大臣,這些背景會從他們的文字流露出來。
彌迦是什麼時候出來傳道的呢?大約是西元前735年,當時是昏君亞哈斯作王,之後就是好王希西家。也許是彌迦和以賽亞的功勞,後來才會出現希西家這個好王,不知道是不是真是如此。但這個亞哈斯真是亞事做盡,當時以色列已經發生過內戰,北方十支派宣布脫離,自稱以色列國,南方的兩個支派叫猶大國。就在以賽亞和彌迦向南方的兩個支派傳道的期間,有個叫何西阿的先知,則向北方十支派傳道,不久之後北方十支派就滅亡,被擄到亞述。何西阿和以賽亞基本上都是城市人,他們有很好的出身,所以彌迦不同於北方的何西阿,也不同於南方的以賽亞,他只是簡樸的鄉下人,一個無名小卒,但上帝也能夠重用他,如同重用出身王室的以賽亞。
彌迦為什麼要出來傳道呢?亞哈斯這個昏君帶領全國走上罪惡的道路,因此罪惡從北方的十個支派,散播到南方的二個支派,也從城市散播到鄉下。罪就是用這種方式散播,從壞國家散播到好國家,並且從城市散播到鄉下。聖經中的城市都有不好的含意,因為城市會使人集中,罪人集中的地方,罪就集中。城市的犯罪情形,一般來說都會比鄉下嚴重,壞的影響從城市進入鄉下。耶路撒冷的罪惡因此開始散播到示非拉的鄉鎮,這讓彌迦深感痛心。彌迦他看見了北方十支派的罪惡,開始影響到南方的兩個支派,接著他又看見南方城市的不良影響,也開始影響鄉村,這讓他感到深深的痛心。他舉出社會上很多不公不義的現象,法官收賄,就連先知和祭司也收賄,他們拿錢講大家想聽的話,弱勢者被剝削,另外還有貪婪、欺騙、暴力、無情等等情形,犯罪率不斷升高,甚至於房東偷窮人的東西,而且孤兒寡婦被趕出去露宿街頭;做生意的偷斤減兩,佔盡便宜。罪惡滲透到社會的各個階層,最惡劣的是,有錢有勢的人欺負窮人,社會權力和政治權力被用來當成謀取個人利益的工具,充斥腐敗的掌權者、假先知、不敬虔的祭司,還有收取賄賂的法官,很非哀的情況,尊重和信作完全瓦解,家庭關係也徹底破碎,聽起來很熟悉,對吧?
我們應該重讀這些先知書的信息,因為這是我們國家需要聽到的。彌迦渴望看到社會有公義,最糟的是這種不公是發生在上帝的子民身上,不是異教徒。這種情況是發生在上帝的子民身上,就在屬上帝的城市和屬上帝的國家,所以彌迦在異象中看見上帝下來審判這件事,甚至拿走他們在南方僅有的一小塊土地。那是彌迦心中的痛,這件事深深影響到他,他會這麼有負擔,有兩個因素。一個是聖靈,一個是他自己的靈。聖靈給他這個負擔,其實這是所有預言的關鍵,因為聖靈是預言的靈,你會發現每個先知都是在聖靈的帶領下去傳道;但是他自己的靈裡,也感受到極大的痛苦,他是這樣形容他自己的,我呼號如同野狗,哀鳴如同鴕鳥,並且撕裂我的衣服。先知會哭泣,會哀號,那是他們對見到的景象很自然的反應。
我知道聖靈感動人的時候,有可能讓人痛哭失聲,為某個情況和上帝同哭。彌迦就是這樣一個人,他非常關切三個常見的問題,就是拜偶像、淫亂和不公不義。其中最令他痛心的是社會上不公不義的現象,他無法忍受上帝的子民,竟然這樣互相對待,把強權當作公理;拜偶像是污辱上帝,輕看真神去拜假神,淫亂是人放縱自己,但不公不義是人和人互相傷害,這是他心中最大的負擔。看見人這樣彼此對待,富人欺富窮人,有權力的人欺負弱勢者,孤兒寡婦因為付不起房租,被掃地出門。這最令彌迦痛心,一個出身貧窮的人才能體會那種痛苦,彌迦就是這樣的出身,他不斷為社會的不公吶喊,他不斷的大聲疾呼。
罪惡從北方散播到南方,從城市散播到鄉下,這我前面已經講過,這就是當時的背景。彌迦有一個異象,這個異象像漣漪不斷擴大,他的第一個異象是給猶大,然後這個異象範圍擴大,是給全國,甚至給北方十支派。雖然北方已和南方脫離關係,但他也給北方異象。講到最後,他對全世界都有負擔。
我最近很高興能夠認識一位新朋友,他的朋字叫克里斯‧藍布亞魯,我在倫敦的一個廣播電台認識他,以前沒有見過他。他過去是柯雷兄弟的左右手,常常幫他們棄屍。柯雷兄弟是偷敦東區的黑道家族,克里斯在獄中待了15年,高度警戒的監獄。有一次他被關禁閉,關在牢房內的籠中,床架還用水泥固定在地上,但是耶穌在那個牢房內向他顯現,他整個人脫胎換骨,他開始為全世界的人哭泣,不只為自己虛度的人生哭泣,還開始為全世界哭泣。他當時也為越南哭泣,他開始關心全世界的人,他很了不起,希望你們有一天可以認識他。他的故事很不可思議。彌迦就是這樣,他的關懷擴大到對整個沈淪的世人有負擔,但是也剛開始只是對自己的同胞有負擔,以上是大概的背景。現在我們來看一下大綱。
我常常覺得看大綱很有幫助看整卷書的架構,尤其是架構很清楚的時候。彌迦書這卷書有清楚的架構,很明顯地可以分成三個部分,我定了三個標題來幫助你了解各部分的主題。一到三章在講罪惡和懲罰,上帝要懲罰他們的罪性。再來,四到五章的主題有很大的轉變,在講平安與保障,這是一番完全不同的景象,但他看的是未來的情況,眼前的情況很不好,但是最後的結局是好的,預這都是這樣。短期內看起來不樂觀,但是長期看來卻很樂觀。上帝必須先彰顯公義,然後才能夠彰顯憐憫。這是彌迦書的主題,貫穿整卷書。首先講公義,其次講憐憫,到了後面他說,我們應該像這樣行公義、好憐憫,這是整卷彌迦書的主題。所以,第一部分是講上帝的公義,祂必須懲罰罪性,但是之後他會接著講到上帝的憐憫,在最後一部分做出總結。所以,一到三章的標題是罪惡與懲罰,四到五章的標題是平安與保障,六到七章的標題是公義和憐憫。我們仔細看一下這幾章。
他說罪惡己經從山上的大城市,散播到示非拉的鄉村,從城市散播到鄉村。他很聰明地用每個村的村名來宣告審判,這樣大家就不會忘記那些信息,我來試試這個方法,假設彌迦是在對倫敦傳道,會會這樣講:「斧頭市」將被砍碎,「鐵槌市」將被槌平,「打擊市」將受重擊,「海岸市」將被丟進海岸溝內,「蹲下市」將害怕地蹲下,「醫治市」將不再有醫治,「掠奪市」將遭到掠奪,「教會結局市」將見教會倒下,「吠叫市」將被野狍吞吃,「牧羊市」將成為羊吃草之地。
各位,你們覺得好笑,但是彌迦其實真的就是這樣講的,他稍微改一下示非拉所有的村名,然後用來宣告他審判的信息。你想他們忘得了那些信息嗎?如果你是住在海岸市或兀應市,一定忘不了我剛剛說的,這是很高明的講道。他使用那些村名來宣告審判的信息,他說上帝不會放過他們,上帝遲早會施行審判。
葛理翰幾年前在溫布利講過一句話,我永遠忘不了,我聽了之後不寒而慄,那句話真的是預言,他說:上帝若不懲罰倫敦,就得向所多瑪和蛾摩拉道歉,真是一針見血,我永遠忘不了那句話,上帝會懲罰罪惡氾濫的城市和鄉鎮,因為他們不公不義、剝削窮人又欺負弱勢族群,彌迦對那樣的地方傳講,他說要為這些事負責的就是不肖商人,那些人一心想要賺錢,他的意思很簡單,就是說富者越富,分者越貧,各位了解嗎?我們如果像彌迦那樣悲天憫人,也會有同樣的反應。所以這就是第一部分的重點。
再來看看第二部分,這個部分竟然大多是好消息,第三章的最後講到了耶路撒冷變成荒埸,他說罪惡氾濫的大城市最後將變成荒場,但是第四、第五章的情況卻截然不同,他說目前敗壞的情況還不是結局,還會有別的事發生。他先講到會有一個國度來臨,到時候各國的軍隊都要解散,所有一切的紛爭都要由錫安的王來裁定。在座有些人聽我講過我去過聯合國在紐約的大廈,有一個穿著打扮看起來精明能幹的女士帶我參觀,這是安理會,這是聯合國大會開會的地方;這是委員會開會的地方,這是大家捐贈的藝術品。她給我們看一塊花崗石,上面刻了彌迦書的半節經文,「他們要將刀打成犁頭,把槍打成鐮刀」,兩個半小時的參觀結束的時候,她說:今天的參觀行程到此結束,祝大家愉快。我說:可是你還有一個房間沒有介紹,她問是哪個房間,我就回答她,她說:那個房間不對外開放。我對她說:可是我大老遠跑來就是要看那個房間的。我搬出老招數說,我大老遠從英國來,這招通常很有用,可惜她根本就不買帳。她說:你得去入口那裡問警衛,我就去接待廳,問那個配戴槍的警衛,可不可以讓我看看那個房間?他說不行,那間不開放。我說:我真的很想看看,我聽人說過,但是我很難相信,我希望親眼能看一看。他問:你會在裡面待多久,我說:兩分鐘就好。他說:好吧,就拿出鑰匙把門打開,帶我進入聯合國的禱告室,看他們向神祈求和平的地方。裡面有一大塊鑄鐵,大小和形狀像棺材,整個漆成黑色,周圍放了很多凳子和墊子,可以跪下來向那塊鑄鐵禱告,祈求世界和平。我看了就覺得反胃,這件事我聽說過,但我不敢相信是真的,可是我親眼看見了。
聯合國的建築蓋錯地方了,應該蓋在耶路撒冷才對,聯合國總部應該設在耶路撒冷,所有的是非應該在那裡解決,因為那塊花崗石外面的刻文漏了那節經文的上半句,當主在錫安作王時,祂一定會裁定北愛爾蘭和波士尼亞的紛爭,祂會裁定一切是非,所以軍隊可以解散,我們不用把錢花在買坦克和槍枝,而是花在買食物和衣服,那天必定要來臨。彌迦說那天必要來臨,以賽亞說那天必要來臨,但我看到很多基督徒不相信那天真的會來臨,但這是確實的,上帝的國度會在地上建立,你每天都禱告說,願你的國降臨地上,如同在天上。當然君王必須先來,國度才會降臨,因為沒有君王就不算是國度。
彌迦說這個王將會出自伯利恆,伯利恆是一個小村莊。伯利恆這個名字的意思是「糧倉」,這是一個供應糧食的地方,因為這個小村莊供應玉米給大城市耶路撒冷,另外還供應一樣東西。伯利恆有很多牧羊人,但他們殺羊不是為了吃羊肉,而是供應羔羊給耶路撒冷獻祭用。好幾百隻的羔羊,上帝的羔羊就是出自伯利恆,祂將會作王,成為掌權者。當然彌迦看得很遠,不只看到耶穌第一次來,也看到祂第二次來,這段是在描述耶穌第二次來在地上做王,祂要做萬國的王。所以彌迦書第二部分全是好消息,這位萬王之王將會誕生在大衛之城伯利恆,祂要來掌管全世界,祂要帶來和平與富足。
我們看到彌迦書最後一部分,這裏像是法庭中的情景,想像你在一個很大的法庭裡面,上帝的子民在被告席,上帝是原告的律師,彌迦是被告的律師,各位可以想像一下,那個場景真的很有意思,就好像是在一個大法庭上,上帝的子民犯了罪站在被告席,上帝為自己辯護,祂和彌迦都是用第一稱說話,各自辯論誰才是被告,很有意思。上帝說祂的審判有理,祂說:我有權利審判這群人。接下來,祂說了一句名言,上帝要的並不是他們獻的祭,不是幾千隻羔羊的血,上帝要的不是儀式,而是公義。接著上帝說祂要的是行公義、好憐憫、謙卑與神同行。就這樣而已,但上帝卻找不到這樣的人。
你們都知道什麼是公義,什麼是憐憫。公義是把人應得的給他,憐憫是把人不配得的給他。就像有一個人對替他畫肖像的畫家說,希望你畫像一點,畫家說:太像你不好,應該畫好看一點。我看到錄影帶中的我,我會說,不像我,比我本人好看,差別就在這裡。公義和憐憫並不是相反的,這兩者是並行的,差別在於公義的路走不遠,必須換成憐憫才能走得更遠。公義給你應得的,憐憫給你不配得的,上帝是這兩方面的專家,祂行事都是公正,祂會給每個人應得的,沒有人能說上帝不公平。但是感謝主,祂不只行公義而已,祂連人不配得的都給憐憫,這完全是出於愛。那是上帝在找的,但祂找不到,祂得到很多祭物,彵們遵守了宗教儀式,一切行禮如儀,但是上帝要的不只這些。
有人做了一個很美的總結,他說最重要的是上帝怎麼看你,想知道上帝怎麼看你,就要看人怎麼看你。我再講一遍,最重要的是上帝怎麼看你,想知道上帝怎麼看你,就要看人怎麼看你。也就是說,你和別人的關係會反映出你和上帝的關係,如果你真的找到上帝,並且真正認識祂,你會發現自己行公義好憐憫,因為唯有這樣你才能找到上帝,了解嗎?所以從我們和別人的關係,會反映出我們和上帝的關係。我們和別人的關係,可以反映我們和上帝的關係,我們應該很高興上帝不只施行公義,如果上帝只用公義對待我們,只給我們應得的,沒有人能夠站立在祂的面前。上帝不只施行公義,還把我們不配得的給我們,重點在於公義或憐憫。
彌迦在法庭上很痛苦,但是他很快就高興起來,因為他發現這位法官不但有公義,在公義之外還有憐憫。憐憫就是赦罪,一筆勾銷,他忍不住說出:有何神像你,赦免罪孽。赦免真是個奇蹟,不是嗎?上帝竟然說:我會赦罪,我會赦免你。即使我們是有罪的,所以我們在彌迦書的最後,看到很美的平衡。上帝和我們立的是憐憫的約,上帝在法庭上會向祂的子民施行公義和憐憫,當我們認識上帝的時候,需要找到一個平衡點。我們需要在公義和憐憫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,有時候你必須管教你的孩子,打還是不打,這是個問題。孩子不聽話的時候,父母必須做個決定,你要行公義給他們應得的對待,還是行憐憫,原諒他們呢?你想在兩者之間取得平衡,卻很難做到。
想要兩個同時做到真的很難。我敢說上帝在兼顧公義和憐憫的時候也很為難,但是有一種情況可以解決這個困難,就是一個無罪的人願意代替有罪的人受懲罰,這樣上帝就能同時懲罰和赦罪。如果無罪的人願意代受懲罰,有罪的人就可以得蒙赦免。所以十字架是必要的。有一首聖詩說:在主寶架清影中歡然立定腳跟,其中有一節歌詞很美,可惜今天已經不唱了。這節歌詞是在講十字架,安全又快樂的避難所,堅固又甜美的避難所,值得信靠。天上的慈愛和公義在此交會,在十架上可以看見上帝完全的公義,因為罪在十架上被釘死。在十架上也可以看見上帝完全的憐憫,有罪的得到開釋,因為無罪的代替受罰。所以十字架是必要的。很多人覺得慈受的上帝不用十字架就能赦免我們,這是不可能的。如果上帝不用十字架就赦免了我們,那祂只有憐憫,沒有公義。如果上帝不肯赦罪,只要懲罰,那祂就只有公義,沒有憐憫。
所以上帝在舊約聖經裏非常堅持,以色列人如果想被赦罪,就一定要獻上無罪的生命為祭,如果沒有流向就沒有赦罪。因為如果沒有流向,上帝就不能兼顧公義和憐憫。羅馬書三章清楚的指出,在十架上可以看出對信靠耶穌的人來說,上帝是公義的,又是赦罪的,祂既有公義,又有憐憫。這完全是因為無罪的耶穌願意承擔刑罰,我們才可能蒙憐憫。彌迦在這裏同時強調上帝的公義和憐憫,預備我們明白後來的十字架。如果我們已經接受十架的公義和憐憫,我們的生命一定會有改變,我們也必定會成為行公義好憐憫和謙卑的人。
謙卑和公義憐憫一樣重要,人有可能行公義好憐憫卻很驕傲,但如果你行公義好憐憫,是因為上帝先對你行公義和憐憫,你就會謙卑的與主同行。新約聖經也引述了先知彌迦的話。彌迦說將來必有一位掌權者從作利恆出來,這個預言因為一位羅馬皇帝在羅馬的決定而應驗了。那裡距離伯利恆好幾百哩,他決定進行人口普查並且課稅,約瑟和馬利亞才會因此回到伯利恆,耶穌就在伯利恆降生。但是這位掌權者來的時候也會作王,帶給全世界和平,他會作王,帶來全世界的和平。這個預言還沒有應驗,但是耶穌再來的時候,預言一定會應驗。
有很多關於彌賽亞的預言,在耶穌來的時候還沒有應驗,這是猶太人無法接受的。他們說彌賽亞來的時候會掌管世界,會帶來世界和平,但是耶穌沒有做到這點,所以他們說耶穌不可能是彌賽亞。其實舊約聖經中的預言隱藏了一件事,直到新約聖經才顯明出來,那就是彌賽亞會來兩次。第一次是來為我們的罪受死,第二次是來掌管全世界。所以我認為得救的基督徒應該要像彌迦那樣,應該要對社會充滿關懷。有些人說我們只負責贏得靈魂,在世界沈淪之前趕快把人救出來就好了,其實不是這樣,社會行動是教會使命的一部分,如果我們能夠像舊約先知那樣悲天憫人,重點不只是使罪人得救,而是盡力的解決社會不公不義的情況。
我在南非有幾場聚會被取消,因為我在1982年的時候,被人控告說我是共產黨。那是因為我說過一句話,我說:公義的上帝不只關心社會的不公,也關心社會的不道德。我們的政治問題就出在右派人士只關心不道德,左派人士卻只關心不公義,但是上帝兩者都關心,因為所有不公不義不道德的事都不討神喜悅。感謝主給我們像彌迦這樣的人,今天有些人就像彌迦,有勇氣為弱勢族群仗義直言,說上帝恨惡這種情況,但願我們也能拿出同樣的行動,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