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衛鮑森-62馬太福音(二)      

馬太福音是為基督徒而寫的福音書,適合剛信主的信徒閱讀,它的宗旨是教信徒如何在地上過天國的生活,因此它的主題是天國;耶穌的五篇訓辭,即是在談有關天國的五個主題。第一登山寶訓是「天國的生活方式」;第二是「天國的使命」;第三是「天國的成長」;第四是「天國的社會」;最後是「天國的未來和君王再來」。此外,馬太福音也特別強調「信心」、「義」、「審判」,教我們如何以信心行義,警惕我們認真、堅定地行在神的道中,以免審判時被丟入神的垃圾場裡。

大衛鮑森-62馬太福音(二)
上一集我們提到,馬太福音是為猶太人寫的,馬太就猶太人的思考模式來闡明自己的論點,他強調耶穌的福音,是承接舊約聖經,而為了體貼猶太人,馬太特意避開「神國」的字眼,改以「天國」取代。現在我們要來談談馬太福音對基督徒的意義。
 
馬太福音主要是寫給信徒看的,四部福音中有兩部是為罪人寫的,另外兩部是為基督徒而寫的。這是四部福音書的基本差異,你應該能夠分辦吧,可以嗎?說說看好了,算了,我來解答吧,免得你們猜錯。
 
馬可福音和路加福音是為罪人,而不是為信徒所寫的,很適合非基督徒,但是想認識耶穌的人來讀。路加福音裡有很多精采的故事,像是浪子,還有好撒瑪利亞人等等,耳熟能詳的故事,因此大體而言,我建議非信徒看路加福音,但約翰福音最不適合未信者閱讀,糟糕的是,很多人喜歡用約翰福音來佈道。
 
約翰福音是很深奧的,非信徒恐怕連第1章前3節都看不懂,更別說前面的章節了。我們喜歡使用約翰福音,無非是希望對方讀到第3章,那裡提到「人必須重生」,最好他們還能繼續往下讀,讀到約翰福音3章16節,就能聽到福音。其實約翰福音從頭到尾都不適合用來傳福音。
 
馬太福音和約翰福音是為信徒,是為基督徒而寫的,就是已經信主的人。即使當時他們還不叫基督徒,基督徒是外人對教徒的稱呼,教徒多半自稱為「門徒」,門徒是馬太福音中的關鍵字。馬太福音是針對決心跟隨主、決心效法耶穌的門徒而寫的。馬太也是唯一提到「教會」這個詞的福音書。你注意到這點了嗎?馬可福音沒提,路加沒有提,約翰也沒有提,但是馬太福音卻兩次提到教會,但這兩次所指的教會意義大不相同。
 
第一次提到是在第16章,耶穌說:我要建造我的教會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轉捩點,彼得說出: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。從此耶穌結束30個月在北方的服事,轉往南方的耶路撒冷去。當彼得說出: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。耶穌就說,現在我可以去完成兩個使命了,祂用了兩個祂不曾用過的詞,祂說要建立教會,因為終於找到磐石。只有一群認識耶穌的人才能夠建音教會。
 
接著他說,現在我可以死在十字架上,兩年半以來,耶穌從來不曾提起「教會」和「十字架」,現在既然有人知道祂是誰,祂就可以去完成祂來到世上的使命了。然後可愛的老彼得,你們曉得他老是說錯話,幾乎沒有說對過,但是這一次他說對了,他說「你是基督,是永生神的兒子」,耶穌回答他「這不是你想得出來的,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你,現在我可以建造教會了」。彼得聽了很高興,尤其是知道自己會變成磐石。耶穌又說,現在我可以上十字架了;彼得卻勸祂:「主啊,萬不可如此」。剛才才說耶穌是王,現在又想操縱祂,這實在很好笑。基督徒確實會這樣禱告,我們也常犯這種毛病。
 
這裏所謂的「教會」,顯然是指普世教會,也就是基督的教會,世上只有一個教會,是耶穌所建造的。感謝主!祂自己建造教會,沒有叫我們自己去建造,教會是耶穌自己建造的。在第18章裡,祂第二次提到教會。這裡顯然不是指同一個意思,這裡是說,倘若你的弟兄得罪你,去指出他的錯來,他若聽你,你便得了你的弟兄;他若不聽,就另外帶一兩個人同去作見證。這個人若還是不聽,就告訴教會。如果這裡指的是普世教會,你可能一輩子飛機搭不完。所以這裡所說的教會,是指可以尋求協談的地方教會。這就是「教會」這個字在新約裏的兩個意義。沒有其他的意義,也跟宗派教教會完全無關。基督的教會是祂自己建造的,地區性的教會,是屬於普世教會的一部分,如果你有意見,可以找地區教會談。
 
所以說,馬太福音是為教會而寫的,通常在福音書的最後,都可以找到它的宗旨,而現在人寫作喜歡把宗旨放在最前面,讓讀者知道它的內容。但是以前的人大都把宗旨放到最後。約翰福音就是這樣,以後我們會談到;馬太福音也是如此,馬太福音最後寫明,耶穌升天的時候吩咐我們,在祂再來以前,要完成一項大使命,就是「使萬民做我的門徒,傳福音給他們,不分國家,也不分種族,為他們施洗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」。
 
這就是馬太福音寫作的宗旨,把耶穌的吩咐,原原本本地教導給門徒。所以馬太福音可以說是一本門徒訓練手冊。祂是新約裏最適合用來帶領初信者的書,也可以說是一本量身訂作的門徒訓練手冊,專門用來教導他們,如何成為耶穌的門徒。
 
耶穌沒有叫我們去幫祂做決定,祂要我們去訓練門徒,一切從一決定開始。下決定只要幾分鐘,可是訓練門徒卻要好幾年,這是要花時間的。訓練門徒而教教導他們,如何在地上過天國的生活,馬太寫這本福音書的目的,正是幫助我們培養耶穌的門徒。這是它放在新約第一本書的另外一個原因,它可以說是基督徒的最佳入門書。一個剛信主的基督徒,最適合讀的福音書,就是馬太福音。
 
之所以會這麼適合,是因為它的主題是天國,此時此地的天國,近在咫尺的天國,伸手可及的天國,身在其中的天國;不必等到死了以後,你現在就可以進入天國。但是,進入天國要走一修特別的道路,那是必須付上代價,要活出天國之子的樣式才行的。
 
這個主題是以色列、猶太人、基督徒、教會合一,因為這也是整本聖經的主旨。整本聖經講的,就是將天國重建在地上,讓神的旨意運行在這個地球上,所以它的主旨是叫猶太人和基督徒合一。我相信,我們都期盼神的國降臨,唯一的差別是,基督徒相信神的國已經降臨。不過這個主旨,使猶太人和外邦人可以合一。講到這個地方,我要向各位解釋一件事情,那就是猶太人跟基督徒的心裡,對於神國的期望,到底有什麼差異?我們來看看會發生什麼事。
 
對猶太人而言,神國是未來,是還沒有降臨的,所以他們把神國稱為「來世」。每一個猶太人,到現在都還在期盼,美好的「來世」趕快的降臨。當彌賽亞降臨,來世就會降臨。他們不信彌賽亞已經來了,所以他們還在等,他們相信彌賽亞會在某年的9月或者是10月來,所以在每一年的9月10月,他們會舉行住棚節,慶祝彌賽亞的降臨。猶太人歡喜地慶祝住棚節,他們期盼這位君王將天國帶到這個世界上,那就是他們對於未來的希望所在。
 
我們所處的邪惡世代,是由撒但所統治的,魔鬼是這個世界的王,牠是這個世界的統治者,這個世界的神。這些頭銜是耶穌和保羅給牠的,對猶太人而言非常熟悉。人活在撒但統治的邪惡世代,但是有一天,彌賽亞會在9月或10月,住棚節的時候降臨,祂會帶下新的世代,神的國降臨。所以猶太人對於未來最大的盼望,就是彌賽亞的再來;但是基督徒對於未來的盼望則是,基督徒相信彌賽亞已經來了,但是祂還會再來。
 
耶穌在馬太福音中,將這稱之為天國的奧秘。天國的奧秘就是,彌賽亞會降臨兩次,而不是一次。因為祂已經來過一次,那將來的世界已經來到,在圖表上是有虛線來表示,將來的世代早就已經來到。因著耶穌天國早已經確確實實地降臨,就在此時此刻,在這邪惡的世代。天國並沒有取代這世界,但是猶太人的期待是,天國降臨,世界就會結束,彌賽亞只來一次;但是彌賽亞是來兩次,天國跟世界重疊。
 
在聖經裡,保羅就清楚的說明,天國和世界並存的道理。基督徒之所以受苦,之所以會挫折不斷,之所以會受到逼迫,就是因為我們活在天國與世界並存的世代。我們的任務就是把人帶出世界進入天國,之所以一定要這樣,原因是如此的,猶太人他們認為自己已經夠好了,可以直接進入天國;但事實不然,所以施洗約翰告訴猶太人,要潔淨自己,在污濁的約旦河裡受洗。潔淨自己的罪,預備迎接天國。
 
如果彌賽亞真的一次降臨,結束邪惡的世代,那麼這個世界上罪人也會死光,有誰能夠存活呢?所以祂第一次必須先來,幫助人預備迎接天國,洗淨自己的罪,預備好自己,直等到那時候滿足,天國全然降臨。這些預備好的人就可以預備進入天國,活在神的王權之下。所以現在的狀況是天國和世界並存,假如猶太人個個都認為自己很好,我是神的選民,我一定會進入天國。有一次,有一個人跑去跟耶穌說,坐在天國筵席上的人有福了;但是耶穌反問他:你確定你會坐在筵席上嗎?
 
我們傳福音的目的,就是把人從世界帶進天國來。「將來的世代」其實已經來臨,我們是屬於未來的,已經住在神的國中,但神的國還沒有全然的降臨,邪惡的世代還在運作。所以撒但的國跟基督的國之間有很大的爭戰,情勢很緊張,但是千萬人將從世界進入天國,每分鐘有45個人從世界進入天國,每個星期有兩千間教會建立,人們在轉變,不只是要帶他們走出撒但的國度,還要預備他們迎接基督的國度,要教導他們如何活出神國之子的生命。
所以馬太福音的宗旨就是,現在如何活在天國中。馬太把耶穌生平的教導,集結成為五個主題,也就是五篇講道訓辭,在這五篇講道訓辭當中,最有名的一篇就是登山寶訓,但是五篇訓辭同樣重要。
 
我把這五篇講道訓辭一一地加以命名,這五篇講道訓辭只有一篇是在山上講道,其餘都是在別的地方。這五篇訓辭講的都是,如何成為神國的子民。既然是國,就有王、有百姓,好的君王和好的子民,以下是五個主題:
第一篇登山寶訓談的是天國的生活方式,如何過著在天國的生活。登山寶訓並不是用來教導未信者如何生活,那種生活方式對基督來說,就已經夠難的了,更別說對非基督徒,它是對基督徒說的。虛心的人有福了,因為天國是忚們的;清心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得見神;溫柔的人有福了,因為他們必承受地土。在這裡耶穌說的是新造的人,新造的男人和女人該如何生活,稍後繼續說明。
 
第二篇訓辭在第5到7章,馬太把耶穌在不同時間地點的教導整合起來,主旨是「天國的使命」,因為基督徒有一個使命,就是當你一進入天國,就要把別人也帶進天國。這個使命越早開始越容易,越晚開始就越難做到。剛信主的人,最適合傳福音,一旦他們學會了如何過天國的生活,就應該學習帶領別人信主。耶穌在第9,第10章教導門徒如何傳福音。他說傳福音很簡單,只要兩兩一組出去,叫死人復活、醫病、趕鬼,然後告訴他們天國近了,就這樣。讓人們看見,然後聽見,行神蹟,再傳福音,就這麼簡單。
 
我們現在是讓人先聽福音,再看神蹟,其實先看見再聽見會比較好,我可以想像雅各和約翰,走在第一座城的街道上,希望別遇見被鬼附的人,突然之間,他們看見有一個人在市集上發了狂,雅各說:約翰,我知道前面有一家餐廳,我們去那吃個飯,如果明天早上他還在這裡的話,我們就去服事他。約翰說,不行,雅各,你是一個懦夫。第一個先由你來,第二個再輪到我,你在服事他的時候,我會在街角為你禱告。
 
現在我知道他們為什麼要出去,因為他們回來的時候會很興奮,他們會說,連魔鬼都照他們的話去做。耶穌說,很厲害,不過別因為能力而興奮,要高興神把你的名字記在祂的冊子上。接著耶穌極為興奮的說,我剛才看見撒但像閃電一般地從天上墜落。注意耶穌用的動詞時態是「我剛才看見」。你們剛才兩兩一組出去的時候,我盯著撒但那邊的情況,看見牠垮了。耶穌欣喜地喊著:天父,感謝你,你沒有使用聰明或富有的人,而是使用這群年輕人。耶穌知道這會成功,只要奉耶穌的名和聖靈的能力,平凡人也能擊垮撒但。這就是天國的使命,讀馬太福音第9和第10章,我們會知道如何出去傳福音,如何因應反對勢力、如何跟屬世的人相處。
 
第三篇訓辭在第13章,談到我們的盼望。士氣是很重要的,士氣在爭戰中往往是決定因素,無論你覺得能不能贏。在馬太福音第13章中,談到許多天國的比喻。首先是撒種的比喻,耶穌說別擔心,就算每四粒種子中,有三粒沒結果,那一粒可結出30、60、100倍的果子,就算你的種子撒在硬土,或者是雜草叢生的地上,也別失望,因為最後的收穫是值得的。
 
耶穌接著談到,麥子和稗子一起生長,祂說,不必設法把稗子拔出來,那不是你的工作。可惜的是,基督徒有時候熱衷於拔稗子過於種麥子,懂我意思嗎?我們不要熱衷於拔稗子,稗子還是會繼續長出來。撒但的國會長在神國的旁邊,二者會一齊生長,可是別擔心,收割的時候自然會分別出來,即使撒但的勢力越來越大,也別擔心。耶穌說,神的國也會越來越強大,兩者會一起生存,祂要我們充滿盼望。
 
耶穌還拿芥菜種做比喻,芥菜種的體積很小,手上要放50粒左右的芥菜種才能夠看見。如此細微的東西,最後會長成大樹。耶穌說,天國就像芥菜種,它的確是的。一開始只有11位好門徒,現在已經有了15億的基督徒了。基督教會是唯一不會因死亡而失去顧客的社團,它從來沒有變小,而且越長越大。從一粒小小的芥菜種長成一棵大樹。這些比喻全都在第13章。沮喪的時候,讀一讀第13章,天國的長成。
 
天國好比買賣人到處尋找好珍珠,發現其中有一顆比其他的又大又美,於是為了那顆珍珠捨棄其他的,他說,那才是我要的,這是我們對天國應有的態度,你可能會為此失去許多,卻能得到最貴重的,值得犠牲所有去換取的珍珠。
 
耶穌還說,不要為作惡的基督徒心懷不平,因為天國好比撒網在海裡,會網起各樣水族,好魚壞魚都有,不必心懷不平,等魚網滿了,拉上岸以後,漁夫自然會篩選。但是現在的牧師,不喜歡傳講這個比喻,牧師寧可有一百個好會眾,也不會有一千個不好的,但是耶穌說,網裡要捕滿魚。牧師喜歡尋找那一隻迷途羔羊,牧師跟傳福音的人作法不同,傳福音的人是撒網捕魚,牧師卻是用釣竿釣魚。
 
有關天國的四篇道是,天國的社會。這裡面提到教會,提到失羊的比喻,這裡勉勵我們尋找角落的基督徒,提到如何對待得罪你的弟兄,就是要告訴教會,尋求教會的遮蓋。這些都是教會的規範,這些也都是初信者需要知道的教導,這些全都是剛進天國的人需要受訓的主題。
 
最後是在第24和25章,主旨是天國的未來,以及君王再來。就在耶穌受死之前不久,祂在橄欖山上教導門徒,門徒問祂什麼時候再來?再來的時候會有哪些預兆,如何知道那日子近了?耶穌就告訴門徒四個清楚的預兆,讓他們知道要等候什麼,要如何禱告,也能看出末日是不是近了。接著耶穌說了幾個簡單明瞭的比喻,只對12個門徒說,祂說到要如何預備自己迎接君王再來。
 
這裡最有趣的地方,就是每個比喻都提到「我的主人必來得遲」。預備自己等候主再來,這考驗在於,如果祂下星期二就來,這還算容易;如果祂一千年以後才來,這就難了。那才是真正的考驗,因為主不在乎祂再來的前幾天,你做了什麼;祂在乎的是祂離開的日子裡,你做了什麼。你忠不忠心,你有沒有運用恩賜,讓自己的燈發光,那才是主再來的時候所關心的。
 
有人以為等主再來的時候,才要行義;錯了,現在就要走在義路上,無論祂幾時再來。要過天國的生活,因為那是你當過的生活。耶穌說,你們聽過摩西的律法;但是我的律法不太一樣。摩西律法說,不可殺人;耶穌律法說,詛咒人死,就算殺人。駡人是笨蛋,也算殺人。摩西律法說,不可以跟妻子以外的女人發生性關係;但是耶穌律法說,連眼睛看到,起了淫念也不行。也不能為了再娶而離婚,很難吧?
 
其中最難的一點是,耶穌命令我們不要憂慮,所以我們從來不會看到基督徒憂慮。為什麼每次我這麼說的時候,大家都會笑呢?耶穌可沒有把它當成笑話,我們會笑是因為,這聽起來很諷刺。並不是因為你笑,我就瞧不起你,我自己也在笑。耶穌說,憂慮就等於是侮辱上帝,因為那樣好比在說,上帝關心動植物,卻不關心祂的子女。祂看顧野地花草,餵養空中飛鳥;但是,我只是祂的孩子,我非憂慮不可。
 
請看登山寶訓。我在曼島達拉斯散步的時候,遇到一個弟兄,他說他聽我說過,人不可能既是基督徒又是共濟會員,我說沒錯,我確實說過這話。他說,我給你兩分鐘的時間,如果你能在兩分鐘內證明,我就服了你。我說好,所以我把手錶拿下來,開始計時。耶穌教導我們如何過天國的生活,祂說,不可以咒別人死;但是加入共濟會,首先就要以血立約,對洩密的人殺無赦。他打算辯解說他並沒有把誓約當真,我知道他會這麼說,因為入會的人都這麼說。我告訴他,耶穌在登山寶訓說,是就說是,不是就說不是,心裡怎麼想,就要老實說。感謝神,那些話他聽進去了。所以登山寶訓的內容的確非常實用。談到借錢給別人的心態,不要報復等等。雖然很難做到,卻是天國的生活。
 
所以要帶領門徒,可以帶他們讀馬太福音,教導他們天國的事,因為他們是天國子民。教導如何活在天國裏,如何傳揚天國,如果在天國裡成長,如何做好準備,如果活在天國的社會,也就是教會中。最重要的是預備迎接主的再來,此時此刻就開始過天國的生活。
 
在馬太福音中,有一些特別的主題,一個在馬太福音中,提到了44次的重點,我們不只是天國的子民(圖表2-2),

也是天父的兒子,萬王之王也是我們的父。馬太福音提到「父」的次數,比其他福音來得多,馬可、路加提得不多,
但是馬太經常提起,總共有44次。我數過了,
馬可提到4次;
路加稍微多一點,有17次;
馬太則有44次。
重要的是我們的身分不只是天國的子民,請記住,我們可以稱上帝為「阿爸父」。我們既是子民,也是兒子;否則我們就會落入律法主義中。

律法主義是基督徒生命中的一大敵人。一旦落入律法,只記得這個子民的身分,就會錯失非常重要的事,現在我們繼續來談馬太福音中的最後一點。馬太福音裡有三個非常重要的主題,是天國門徒訓練非常重要的基礎。如何成為基督的門徒,跟隨耶穌以後,要如何與祂同行?
 
第一個主題一再一再不斷地出現,就是信心。天國的子民、天父的兒子要靠信心來過生活,持續不斷的信心。耶穌在馬太福音中一再地問人,你相信嗎?相信我所說的嗎?相信我做得到這件事嗎?你信嗎?門徒跟隨耶穌所要具備的第一要素,就是堅定相信耶穌。
 
馬太福音的第二個主題,在馬可、路加、約翰福音裡都找不到的,就是「義」這個主題。義需要行為與信心的配合,首先是相信,然後必須要有行為。在馬太福音中最短的比喻,我從來沒有聽人傳講過,某人有二個兒子,他叫兒子們去葡萄園工作。一個兒子嘴裏說好,卻沒有去;另一個嘴裡拒絕,他卻去了。究竟哪個兒子聽父親的話呢?這個比喻其實是最簡短,也是最簡單的,但是大家不愛聽。這個比喻講的是行動,講得很好。父親在乎的不是你說什麼,而是做什麼。
 
一個人的告白,也可能是謊言。我在教會裏說謊,說得比在外面多。通常是藉著詩歌唱出來,仔細看一些副歌的歌詞,其實我唱不出來。唱了等於是自欺欺人,因為唱的歌詞,我並沒有做到。我們的天父在乎我實際的作為,既然我們是相信祂的門徒,因此我們就當做合乎義的事。所以馬太告訴我們,為什麼耶穌要受洗。如果誰有資格說自己不用受洗,那個人應該是耶穌,祂沒有罪,不需要神來潔淨,祂卻來受洗。施洗約翰說,應該是你為我施洗。這讓我知道,施洗約翰從來沒有受洗。
 
總之,施洗約翰說,我當受你的洗;耶穌說,不,你要為我施洗,我們理當這樣盡諸般的義。這是耶穌給我們立的榜樣,無論你認為需不需要,該做的事就是要做。「義」就是做當做的事。耶穌一般人不同,祂的受洗不代表悔改,而是代表所當做的事。天父要祂去做,祂就去做,祂沒有爭論,也沒有說:父啊,我不用受洗吧?祂說,理當盡諸般的義。耶穌也告訴我們,祂說,你們的義如果不能超過文士和法利賽人的義,就不可能進天國。這些人最遵守神的義,他們每個星期要禁食兩次,謹守什一奉獻。他們走遍洋海陸地,努力吸引人入教,他們讀經、禱告、奉獻。
 
耶穌說,要做得比他們還好,比他們還遵守神的義才行。「義」這個字在馬太福音裏常常提起。得救不是靠著好行為,但得救以後要有好行為。這就是馬太的意思。所以未信者讀馬太福音是很危險的,因為他會誤以為當基督徒就是要行善。當基督徒是要行善,但是要先成為基督徒。所以不要讓沒有信的人看馬太福音,否則他會努力成為善心人士,但那並不等於是基督徒。只有得救,罪得赦免以後,才能夠行義。
 
馬太福音關於門徒的第三個主題,也是最後一個主題,講的是審判。馬太福音中談到審判,另外三部福音書要多,這是寫給那些已烴信主的人看的。我剛剛完成了另外一本書,是一本關於地獄的書。我相信會讓不少人感到震驚,我盡可能的忠於聖經,有許多人壓根不信。書裡的內容是耶穌所相信的,我不認為耶穌是騙子;但我在書中所提及的確實令人震驚。關於地獄的教導,多半來自耶穌;不是來自保羅,也不是來自約翰。舊約裡更沒有提過地獄,全都是出自耶穌口中。
 
每當有人問我,慈愛的上帝怎麼會送人進地獄,我說,耶穌比誰都懂神的愛,但是祂相信有地獄。我不認為耶穌是騙人的,我要告訴各位,除了我們對於地獄的認識,全都是出自耶穌口中之外,其中絕大多數都是出自馬太福音。不是出自給未信者的福音書,而是出自給信徒的福音書。如果你仔細研讀每個警告的前後文,你會發現這些警告都是寫給重生得救的信徒,只有兩項警告除外。
 
我讀過不少探討地獄的書,這些書都年代久遠,因為近來寫這類書籍的人已經寥寥無幾了,很少人注意這件事,大家都把地獄丟給別人。這是很糟糕的心態,別人去死,自己沒事,天堂我去,你下地獄。大家都應該害怕下地獄。耶穌一再地警告我們,祂兩次警告法利賽人,卻從來沒有警告罪人,很奇怪吧?但其餘的警告都是給抛下一切來跟隨祂的人,比如耶穌說過,殺身體、不能殺靈魂的,不要怕他們。惟有能把身體和靈魂都滅在地獄裏的,正要怕祂。這話是對罪人嗎?不是;是對法利賽人嗎?不是;祂是在對祂的門徒說話。當時耶穌正要差派他們出去傳講天國的福音,就在馬太福音第10章,那是對宣教士講的話。祂沒有說去告訴罪人,他們會下地獄,而是警告門徒自己別下了地獄。不必害怕任何人或任何事,只要敬畏大能的上帝,其他什麼都不必怕。
 
這一來自然引發了很多問題,如果整本新約之中,只有馬太福音提到地獄,基督徒就應當戒慎恐懼,以免落入神的垃圾場裡。欣嫩子谷就是人間地獄,那是在耶路撒冷近郊的山谷,所有癈物都被丟那裡去燒盡了。所以馬太福音是很嚴厲的一本福音,它教導門徒要認真,要堅定不移地相信,確實遵行耶穌的道路,所以這是一本需要好好教導、閱讀,還有學習的福音書。
 
各位想要知道,馬太為什麼要把所有的教導,也就是這五篇講道,放進馬可福音的架構裡面,他為什麼不乾脆,把它們寫成門訓手冊,開門見山地教導門徒,凡是信主的人,就把門訓手冊發給他,然後叫他熟讀就好了呢?我來告訴各位為什麼。
 
因為不能把耶穌的言論跟行為分開,而且也不能不提十字架,懂嗎?也就是說,不能夠只教導人如何過基督徒的生活,卻不提耶穌為他而死。我們不能不談福音,就是耶穌為我們所做的一切,因為如果我們只知道自己要為耶穌做什麼,我們會驕傲,成為法利賽人,落入律法主義,成為行善的基督徒。我們會忘記了要感謝耶穌,為我們所作的一切。所以馬太很聰明,他把門訓教導建音在福音的架構上。
 
這位差派門徒的耶穌,就是那位醫病、使人復活,為我們死而復活的耶穌。所以耶穌說,你們要去,使萬民做我的門徒。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,看哪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。這就是結語--「去」、「看」,但是問題是有太多人只想「看」卻不「去」。看哪,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是有條件的。去使萬民做耶穌門徒,祂才會與你同在。如果有人告訴我他感覺不到神的同在,我會叫他去帶人來信主,你馬上會發現神與你同在。因為他的應許是,只要去,看哪,我就與你同在,阿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