聖經上只有啟示錄這卷書一開頭就說,讀這卷書的人有福了,也只有這卷書在最後說,破壞這卷書的人要受咒詛,若有人刪掉這卷書的內容或任意添加內容,就會遭受這書上所描述的災禍,也會失去救恩,失去進入上帝聖城的機會,這可是很嚴重的事。啟示錄是聖經最後一卷書,是故事的結局,沒有啟示錄,就不知道人類歷史的結局。很多人覺得啟示錄很難懂,其實啟示錄是一卷簡單的書,是為普通人寫的,原本是寫給七個教會,他們都是很普通的人,沒有受過高等教育,不是地位尊貴的人,很多還是奴隸,這卷書是為他們寫的,是他們看得懂的。
今天我們要看啟示錄,我想先來讀其中的幾節經文,因為啟示錄上說,讀這卷書的人有福了。耶穌基督的啟示,就是上帝賜給祂,叫祂將必要快成的事指示祂的眾僕人,祂就差遣使者曉論祂的僕人約翰,約翰便將上帝的道和耶穌基督的見證,凡自己所看見的都證明出來。念這書上預言的,和那些聽見又遵守其中所記載的,都是有福的,因為日期近了。約翰寫信給亞西亞的七個教會,願恩惠、平安歸與你們,這是來自那昔在、今在、以後永在的上帝,和祂寶座前的七靈,並那誠實作見證的,從死裡首先復活,為世上君王元首的耶穌基督。祂愛我們,用自己的血使我們脫離罪惡,又使我們成為國民,作祂父上帝的祭司,但願榮耀、權能歸給祂,直到永永遠遠,阿們!看哪!祂駕雲降臨,眾目要看見祂,連刺祂的人也要看見祂,地上的萬族都要因祂哀哭,這話是真實的,阿們!主上帝說:我是阿拉法,我是俄梅戛,是昔在、今在、以後永在的全能者。
啟示錄是一卷很奇特的書,它把基督徒分成兩種;一種是不敢讀,一種是太沈迷。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嗎?不是逃避,就是狂熱。大家對這卷書的看法有很大的分歧,有人認為這卷書很棒,有人認為這卷書很糟糕,根本就不去讀它,甚至還批評啟示錄是「字字句句都是謎」,是「一堆毫無根據的想像」,是「由千奇百怪的意象堆砌而成的」,而其中最糟糕的評語是「讀了八成會發瘋」。
可惜三、四百年前的基督教改教人士,對於啟示錄沒有正面的評價,從此以後基督教教會就一直不重視啟示錄。馬丁路德就不客氣地說,這卷書沒有使徒先知的教導,每個人對它都有自己的看法,還有很多書比這卷書更值得看,我的靈實在無法認同這卷書,他甚至希望這卷書沒有被納入聖經。約翰加爾文也有類似的看法,他的新約注釋乾脆就省略啟示錄。另外一句評語也很有名,是瑞士的慈運理所說的,他說:啟示錄不是聖經,我們不用接受書中的見證。基督教教會受到這些影響,往往就看輕這卷書。
啟示錄因為放在最後,通常要等很久才能讀到;但是感謝主,給我們啟示錄,慢慢的我會幫助你們明白。如果聖經只停在猶大書,而不是啟示錄的話,聖經就會是有頭無尾。還好有很多人對啟示錄有十分正面的評價,認為它是一個傑作,是聖經上傑出的一卷書,我也是這樣認為的。其實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卷書,因為我都是最喜歡剛讀完的那卷書,所以我今天最喜歡啟示錄。我相信這卷書對現今教會的歷史地位,非常非常的重要,教會都應該要讀這卷書,預備自面對未來的情況。
我們都知道魔鬼的看法,牠痛恨這卷書。聖經上有兩部分是撒但最不希望你讀的,就是整本聖經的前三章跟最後三章。牠不要你讀聖經的頭幾頁和後幾頁,為什麼呢?因為頭幾頁是在講牠的魔掌如何抓住我們,牠怎麼樣來到世上掌管世界,成為這個世界的神。但是聖經的最後幾頁是在講,牠將如何被逐出這個世界,牠已經來日不多,所以牠痛恨這兩處經文。如果牠能夠讓你相信,創世記是神話,啟示錄是奧秘,牠可就高興了。
過去的廿年來,我們寄出了很多很多啟示錄的錄影帶信息,但是對方收到的時候往往會發現,啟示錄廿章有一部分不能看,通常都是啟示錄廿章最後的幾分鐘不能看,而那幾分鐘剛好是在講撒但最後的下場。所以撒但會痛恨你們今天來研讀的,上帝對啟示錄這卷書有什麼看法呢?我們都知道祂非常看重啟示錄,聖經上只有這卷書一開頭就說,讀這卷書的人有福了,最後還說,破壞這卷書的人要受咒詛。如果有人刪掉這卷書的任何內容,或是任意添加任何的內容,就會遭受這書上所描述的災禍,也會失去救恩,失去進入上帝聖城的機會。這可是一件非常非常嚴重的事情。
讀這卷書,或者是聽見這卷書就遵守的人必要蒙福;但是增刪這卷書的人必受咒詛,這些話很不尋常。聖經上只有這卷書附上蒙福和受咒詛的條件,我們現在來看看啟示錄在整部聖經中的地位,這是聖經的最後一卷書,是故事的結局。我們可以從兩個角度來看聖經,聖經從頭到尾就是一本歷史書,不像其他宗教的經書,並不是歷史。我們的聖經是一部歷史,但是聖經和一般歷史書的差別是,開始的時間點更早,結束的時間點更晚。從宇宙的起源開始,到宇宙的結束為終點,沒有一本歷史書涵蓋這麼長的時間範圍。
如果沒有啟示錄的話,我們就不知道歷史的結局,大家只能夠亂猜結局,但是我們是真的知道。只有基督徒知道人類歷史和這個世界的結司,這是因我們有聖經最後的這卷書。這卷書裏描述了宇宙的結局,我們還可以從愛情的角度來看啟示錄,這卷書中充滿了愛情,十分浪漫,在講一個父親為他的兒子物色新娘。如果沒有啟示錄的話,就不知道婚禮的情景,只知道這個兒子跟女方訂了親。各位可以理解我的意思嗎?
保羅寫信給教會說:我曾經把你們許配給基督,這正是基督徒目前和耶穌的關係,我們和耶穌訂了親,只是訂了親,還沒有成親,婚禮要在最後才舉行。而且就跟動人的愛情故事一樣,聖經最後的結局是,從此兩個人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有一本愛情小說打錯了字,結果變成他們婚後仍然幸福快樂,不過正常的結局是,兩個人結了婚,從此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這就是聖經的結局,以婚禮收場。如果沒有啟示錄,婚約也許會解除;但是聖經的結局是羔羊的婚宴,從此他們在新耶路撒冷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。所以沒有啟示錄的話,聖經的內容就會減少很多,而且會沒有結局,歷史和愛情都沒有結局,所以我們很高興有啟示錄。
很多基督徒很怕讀這卷書,本來想讀這卷書,但是讀了幾章,大概是讀完第五章以後,再來進入到第六章就發現讀不懂了,讀起來是一頭霧水,所以再讀了幾頁以後,就只好放棄了。我可以這麼說,啟示錄乍讀之下確實很複雜,很難懂它的意思;但是這是因為我們忘了兩個重要的事實,第一是啟示錄這卷書其實是為普通人寫的,不是為神學教授寫的。有一句話說得很好,在今天這個專家至上的文化,有一個很不幸的現象,就是遇到了看似難懂的事情的時候,就會請大學教授來解惑;啟示錄就是如此。
我可以再引述另外一句話,這句話也實在是一針見血。我們可以斬釘截鐵地說,讀啟示錄的時候,不可能誤解它的意思;但是壞就壞在,各代的神學家提出許多荒謬無比的成見,活活的糟蹋了這卷書,把它變成了一卷很難懂的書,以致於大多數的讀者,只好對它敬而遠之。我想如果我們能撇開這些成見的話,那麼啟示錄將會是先知筆下,最容易明白的信息。
這段話一針見血,啟示錄其實是一卷佷簡單的書,是為普通人寫的,原本是寫給七所教會,就在今天的土耳其西方,他們都是很普通的人,沒有受過高等教育,不是地位尊貴的人。只是很普通的平凡人,很多還是奴隸,這卷書是為他們寫的,是他們看得懂的。我聽到一個美國的故事,有可能是傳道人想出來的,各位了解我的意思嗎?有一個小男孩問傳道人父親說:爸爸,剛剛那個故事是真的,還是只是講道而已?因為傳道人講道的時候,總是喜歡引用故事,我聽到的這個故事,也許只是其中的一個故事而已。
這個故事是關於一群神學院的學生,他們在美國的一所神學院裡讀書,正在教聖經啟示文學,包括啟示錄。聽完教授的講課以後,全班的學生一頭霧水,就決定去體育館打打籃球。他們打籃球的時候,有一個黑人管理員就坐在旁邊看書,他坐在那裡是因為,他要等到學生打完球以後,好鎖上體育館的門。學生們發現他讀的是聖經,所以打完球就過去對他說:
很高興看到你在讀聖經。
--喔,我很喜歡讀聖經。
你在讀哪卷書啊?
--啟示錄。
你應該讀不懂吧?
--不會啊。
那啟示錄在講什麼?
--很簡單,耶穌贏了。
講得真好!這是一個很棒的總結。不過啟示錄的信息當然沒有這麼簡單,我們會用好幾堂課來研討,但是的確是啟示錄的精髓。那個平凡的管理員,他抓住了重點—耶穌贏了。我很喜歡福音書中的這句話『眾人都喜歡聽耶穌』,這句話不只肯定耶穌,也肯定平凡人。因為你騙不了平凡人,你可以輕易騙過知識份子,只要用哲學術語包裝一下就行了;但是你騙不了平凡人,他們會一眼就看穿國王其實沒有穿衣服,他們會說出真象。
啟示錄是寫給平凡人看的,所以我們要帶著常識來讀這卷書。這個方法最能夠幫助我們了解啟示錄簡單又直接的信息,要運用常識直接看字面的意思,不要被一些象徵給唬了。不能夠整卷書都按照字面解釋,也不能夠整卷書都按照比喻來解釋;有的要按字面解,有的要按照比喻解。你可能會問我,那我們怎麼知道怎麼分辦呢?當你看到有個婦人坐在一隻紅龍上,常識會告訴你那是一個比喻。有的時候常識會告訴你,要按照字面解釋。
要運用常識,也要運用一般說話的原則。其中的一個原則是,在同一段話中,相同的詞有相同的意思,就是這麼簡單。聽起來很明顯對不對?但是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,等我們讀到啟示錄廿章,用不著激烈討論是無千禧年、前千禧年或後千禧年,只要運用這個簡單的原則,答案就很明顯。在同一段話中相同的詞有相同的意思,按著一般說話的簡單原則,就可以輕易解釋清楚。
啟示錄是寫給像我們這樣的平凡人,但是當初閱讀這卷書的平凡人,跟我們有很大的時空距離,大約相隔兩千年和兩千哩。所以我們必須了解他們的想法,還有他們的感受,從他們的角度來讀這卷書,所以確實需要下點工夫。去瞭解當初那七間教會的人會怎麼樣解釋這卷書,我們才能夠運用出來。所以第一個重要的原則就是,這卷書是寫給普通人看的。
幫助我們了解啟示錄的第二個原則是,要知道這卷書的目的十分的實際。很實際的目的,我可以告訴各位,這卷書的目的絕對不是要滿足你對未來的好奇心。如果你有這種想法的話,那就是誤解它了。上帝給我們這卷書並不是要讓我們當歷史的先覺,這種人曉得某些神秘知識,得以知道關於未來的秘密。上帝給我們這卷書,並不是要讓我們當先覺,也不是要讓我們猜測上帝的時間表,讓我們處心積慮地去臆測,末日到底還有多久才會來到呢。很多人就是根據啟示錄做出這些猜測來,但是這些猜測對於讀啟示錄這卷書的人來說,完全沒有任何實質的幫助。知道未來如何也許能滿足你的好奇心,但是,這絕對不是啟示錄作者寫作的目的。啟示錄的寫作目的很實際,他絕對不是在故弄玄虛,不只為你的理性,也為你的意志還有你的感情,等一下我們會談到這個實際的目的。
啟示錄並不是一本曆書,詳細的預報未來;不過書中有很多關於未來的預言,啟示錄裏面一共有56個不同的預言。其中有一些預言出現不只一次,而且預言的比例在新約聖經裏是最高的,但是沒有比舊約聖經多。但以理書和以西結書裏面的預言更多,不過和新約的各卷書相比,啟示錄對於未來的預言最多,所以它的內容確實着重在未來,但並不是為了滿足你的好奇心。上帝之所以透露未來,祂的目的就是要我們預備自己去面對未來,這是一個很實際的目的。祂向你透露未來是要你準備好,就像童子軍的格言「隨時準備好」,現在就預備自己。
換句話說,新約聖經中有關未來的預言,都是為了要幫助我們現在就活出正道。我們對未來的很多疑問,聖經並沒有解答,我想在座一定會有人想要問我各種關於未來的問題,我只能夠告訴你說,我不知道。因為聖經上沒有說,聖經上沒有說的事,我們現在不需要知道。至於已經告訴我們的事,我們現在需要知道,才能夠活出正道,所以耶穌說,我告訴你們這些事,是要叫你們不受騙,好在此時此刻活出正道,這是啟示錄的實際目的。所有方露未來的預言,都是為了影響現在,因為我們是靠三樣德行而活,信、望還有愛,如今常存的有信望愛,但是其中最弱的是望,這是我自己的翻譯。
我發現在現代的教會中,幾乎找不到「望」,因為「望」是指知道將來會發生什麼事。其實「希望」這個詞我覺得並不好,因為有不確定的意思。「希望明天一切順利」、「希望我可以考試考及格」,有不確定的意謂在。但是這個字的臘原文elpis,意思是指非常確定,一定會發生,意思很堅定。所以聖經上才會說「盼望如同靈魂的錨」,當暴風雨來臨的時候,我們在主裏仍然有盼望,我們對未來有堅定的盼望,因為知道耶穌必要再來。整卷啟示錄就是以這個事實為核心,開頭和結尾都談到耶穌再來,祂要再次回到地上。這個事實會在暴風雨來臨的時候,像錨一樣穩住你,耶穌會再來。
我們對於未來的盼望就繫於此,沒有一個政治人物會給我們盼望;但是每次的選舉都好像是在選救主,有沒有注意到?每一次選舉都在找政治上的救主,希望他能帶領我們走上正途,遠離災禍。每一次有人贏了選舉,我們就以為找到了救主,但是六個月後我們開始感到失望,再過幾年,幻想整個破滅。這是因為世上只有一個救主,將來會有很多人自稱是救主,但是只有一位會再來扭轉局面。將來有一天,耶穌會回到我們中間,祂能夠扭轉乾坤,祂能把魔鬼趕逐出去。但在祂回來之前,我們勢必會遇到困難,因為我們趕不走魔鬼,可是耶穌辦得到。
啟示錄有一個實際的目的,我們可以在書中的一節經文找到,就是啟示錄十四章12節。我認為這節經文可以幫助大家了解啟不錄整卷書的重點,所以我來讀一下,啟示錄十四章12節:因此,那些服從上帝命令,忠於耶穌的上帝子民,需要忍耐到底。聖經最後一卷書啟示錄,是特別為受苦的聖徒而寫的,所以我們才會讀不懂,因為我們沒有受苦。但是很多地方的基督徒吃過很多很多苦,他們為耶穌殉道,對他們來說,啟示錄的意思再清楚不過,大概只有受過苦的基督徒才能夠了解這卷書;可是我們並沒有受苦,所以我們只能從理性和學術的角度,來看這卷書,沒有讓這卷書來幫助我們耐心地忍受苦難。
這卷書的作者是一個已經為主受苦的人,這卷書是約翰在拔摩海島上寫的。這個小島只有八哩長,跟以弗所只有60哩的直線距離。約翰他是一個政治犯,必須在島上的採石場中做工。在這裡,我有一張圖片我們一起來看一下。在拔摩海島最高的那座山上,有一座修道院,叫作聖約翰修道院,那看起來很像一座城堡,就在監獄的旁邊,在採石場的附近。他們必須在採石場中挖鑿花崗石,晚上就睡在這裡的囚房裡。那麼約翰到底犯了什麼罪呢?約翰說:我是為上帝的道,為了給耶穌作見證才來到這裡。他是叛徒,羅馬帝國的叛徒。所以他被放逐到這個有如惡魔島一樣的地方來,他在這裡為耶穌受苦。
所以這卷書是一個為耶穌受苦的人寫出來的,但是他是寫給即將為耶穌受苦的聖徒,他在預備他們面對苦難。所以我相信這卷書很重要,因為基督徒會越來越不受歡迎,在末日漸漸逼近的時候,面對的苦難會越來越多,這卷書是在預備我們面對即將來臨的苦難,這樣當苦難真正來臨的時候,我們才有辦法忍耐,約翰就是在拔摩島上的監獄寫下了這卷書。那天是「主的日」,是「主的日」,而不是「主日」。很多人都以為主日就是星期日,或許以為約翰一定很想念他過去曾經牧養的教會。其實他指的並不是星期日,我必須要給各位講一點歷史。
在耶穌降生前25年,有一個羅馬皇帝叫凱撒大帝,我想你們一定都聽過,他曾經攻進這裡的海岸,凱撒大帝是第一個將自己封為神的皇帝,自稱不只是人,也是神。他的繼任者是亞古士督和提庇留,亞古士督更是變本加厲,他命令百姓要拜他。他命令在全國各地都要蓋神殿來膜拜他,於是各地都興建了凱撒神殿,把亞古士督當成神一樣的來膜拜。尤其是在土耳其的西方,羅馬帝國的異教根深蒂固,在這裡興建了很多膜拜皇帝的神殿。
但是啟示錄隔了很多年之後才寫,大約是在西元96年,第一世紀末。在那個時候,基督徒已經開始受苦了,受到羅馬和尼祿的逼迫,尼祿做了很多很多殘暴的事情,如果你有機會去羅馬,可以背對競技場,眺望另一邊的綠色山丘,那個地方就是尼祿皇帝的御花園。他會在花園裡舉辦晚宴,把基督徒綁在柱子上,淋上瀝青,點火燃燒,好為他的烤肉盛宴提供照明。另外,尼祿他也在那裡命令人在基督徒的身上綘上獸皮,最後再放野狗來追咬他們,當作壓軸好戲,以此作樂。但是那一波逼迫並沒有蔓延到羅馬以外的地區,大約又過了30以後,多米田成了羅馬皇帝,他開始逼迫羅馬帝國境內各地的基督徒。
多米田他自稱了兩個頭銜,命令百姓要尊稱他為「主」和「神」,主和神。多馬曾經尊稱來自拿撒勒的那位木匠「我主我神」。多米田又下令說,每天所有人都必須膜拜我,必須要站在我的半身塑像和一座有火的祭壇前面,會起一撮香,撒在祭壇上燃燒,然後舉起手來宣示說,凱撒是主。他下令每年有一天,全國的百姓都要這麼做,沒有照做的人就得處死。
基督徒這下子面臨了可怕的選擇,只有四個字:撒撒是主。可是「耶穌是主」這是教最早的信條,他們不可能再稱其他的人為主了。上帝已經高舉耶穌,把「主」的稱號賜給他,這個名超乎萬名之上,萬膝都要跪拜尊稱耶穌為主。所以基督徒無法妥協,這也是看他們是不是忠於耶穌的最大考驗。他們會說出這四個字嗎?畢竟只有四個字而已嘛。多米田下令全國各地執行這項法令的那天,給那天訂了一個特別的名稱叫做「主的日」,啟示錄一章所說的「主日」希臘原文正是「主的日」。這裡是用形容詞「主的」而不是名詞「主」。
約翰說:在「主的日」我被聖靈感動,他不是說「主日」,聖經都是稱七日中的頭一日為主日,但「主的日」是個特別的日子,是皇帝下令每年一次要說「凱撒是主」的那一天。獄中的約翰可以想像,這將是最大的考驗,要考驗他曾經牧養和教導的那七間教會。他們會屈服嗎?他們會低頭嗎?於是他寫了這卷書,歡勉聖徒要忍耐到底。但不只是忍耐而已,忍耐是被壓在下面,他還用了一個詞,是整卷書的關鍵詞。
這個詞從頭貫穿到尾,就是「得勝」。忍耐是被一樣東西壓在下面,得勝則是壓在那樣東西上面,耶穌說:在世上,你們有苦難,但你們可以放心,我已經勝了世界,我已經全然得勝。有一次,我問候一個朋友好不好,他說:我很好,我勝過我的處境。這是基督徒很棒的一個答案,所以這卷書鼓勵我們要得勝,不只是忍受逼迫而已,還要勝過,就像我們之前唱過的歌詞,得勝有餘。要在處境之上,而不是被壓在處境之下,因此,我告訴各位,啟示錄給了我們兩種動力,一個是正面的動力,一個是負面的動力。
正面的動力就是,得勝的人可以得到獎賞,得勝的人可以得到很多獎賞,這些獎賞包括了什麼呢?像是可以吃上帝樂園中生命樹上的果子,必不受第二次死的害。而且,還可以得到隱藏的嗎哪和一塊白石,石上寫著新名。另外有權柄統管萬國,穿上潔白衣,在上帝殿中作柱子,不再從那裡出去,並且在寶座上與耶穌同坐。這些都是正面的獎賞,是要賜給那些勝過逼迫的基督徒,他們超越了他們的處境,得勝了。耶穌在啟示錄中有一處說:就如我得了勝,在我父的寶座上與祂同坐一般,得勝的,我也要賜他在我寶座上與我同坐,耶穌不會要求我們去做祂自己沒有做過的事。
負面的動力則是,基督徒會失去什麼。如果他在考驗到的時候,選擇屈服,沒有得勝,這是整卷書中,最嚴重的警告。在啟示錄三章5節,耶穌說:凡得勝的,我必不從生命冊上塗抹他的名。各位,「塗抹」就是刮掉的意思,用筆刀刮掉羊皮紙上用黑水寫的名字,耶穌說:凡得勝的,我必不從生命廿上塗抹他的名,按簡單的常識來看這句話,沒有得勝的人會怎樣?很簡單,他的名字會從生命冊上被刮掉。整本聖經只有五個地方提到了生命冊,但是有四個地方提到名字從生命冊上被抹掉,就在啟示錄最後的地方。
要記住,這卷書是寫給聖徒,而不是寫給罪人的;不是寫給非基督徒,而是寫給七間教會的基督徒。啟示錄最後一節很特別的經文,在描述了新天新地以及新耶路撒冷從天而降之後,聖經說:得勝的人必承受這些為業,惟有膽怯的、不信的、淫亂的和一切說謊話的,他們的分就在燒著硫磺的火湖裡,這是第二次的死。這不是寫給非基督徒,而是寫給基督徒,符合保羅和耶穌在別處經文的教導。保羅說:我們若與基督同死,也必與祂同活,我們若能忍耐,也必和祂一同作王;但是我們若不認他,他也必不認我們。這幾乎是直接引述耶穌親口說過的話。祂說:凡在人面前不認我的,我在天上的父面前,也必不認他。
這樣一來就有個問題出現了,基督徒常說「一旦得救,永遠得救」,但是聖經上根本沒有這句話。不過有些人卻認為聖經有這樣的含意,推薦各位讀我的一本書《一但得救,永遠得救?》我在書中指出,在穌所提出的警告中,只有兩個不是針對重生得救的基督徒的,而且那兩個警告是給法利賽人的。耶穌沒有跟非基督徒談地獄,但是他常常跟他的門徒談地獄,那是已經捨棄一切來跟從他的人。所以啟示錄的寫作目的很簡單,就是要幫助基督徒繼續在生命冊上留名,好讓他們最後能夠抵達天城和新天新地。所以啟示錄的寫作目的,就是這麼簡單和實際。
在啟示錄這卷書裡,將兩種永恆的歸宿,告訴所有的基督徒,還有亞西亞那七間教會的會友。一種歸宿是復活,與基督同作王在新的世界中有分;另一種歸宿是失去我們在天國中的產業,受到永恆的刑罰。恐怕我將真理傳給人,自己反倒被棄絕了,我怕地獄,所以我才會談地獄。不可能說,某個罪人一定會下地獄,我就一定可以進天國。不,啟示錄提醒我們,耶穌再來的時候,不是要找宣告信靠祂的人,而是要找能持守住信心的人。祂要對那些人說:做得好,你是良善又忠心的僕人。不是信了就可以進天國,關鍵在於要持守到底。
這是啟示錄一個很實際的目的,不是為了透露未來的事,而是要預備你去面對未來。我再舉一個小例子,這卷書告訴我們,情勢必須先惡化才能好轉;可是到了最後,會有大患難來臨。但是啟示錄提到一件事,叫我們十分安慰,那就是空前的大患難、大災難,只會持續三年半之久,也就是42個月或者是1,260天。但緊接著大患難、大災難之後,我們要與基督在地上一同作王一千年,整卷書都在告訴我們,千萬不要前功盡棄。當你遇到惡劣的處境,或者是情況很難面對的時候,一定要抓住未來的盼望,千萬不前功盡棄,要持續忠於耶穌。聖徒的忍耐就在於此,要持續忠於耶穌。他們是守上帝誡命,還有耶穌真道的,所以我們需要啟示錄。